菠萝山森林公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被联合国定为“人与生物圈”考察点的菠萝山森林公园(水土保持站),位于茂港区西部广湛公路旁,东距电白水东镇14公里,西距吴川市区18公里,总面积3.15平方公里,属热带北缘地区,土质为花岗岩风化而成的砖红壤。?

这里前身为湛江地区电白县小良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1957年由湛江地区水电局9名干部白手起家建成的。当时这里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全是草木不长的荒山野岭,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三天无雨小旱,十天无雨大旱”,“十种九不收”,夏天地表最高温度达62.9℃,被称为“火焰山”。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成功地治理了水土流失,把这片不毛之地改造成了多样性的人工森林,环境条件明显改善。出现了生态系统平衡,地表径流减少,温湿度适中,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的景象。现有人工混交林250亩,桉、松林300多亩,荔枝、龙眼和其他水果500多亩,葵、胡椒等经济作物200多亩,成为一个试验、示范、推广、生产相结合的水保站。

?

人工混交林风光旖旎。林、果交混,花卉满山,一年四季。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同时,种有大叶相思、铁刀木、沙楞、白格等阔叶树和其它植物共320种,动物140多种,形成了一个层次植物和众多动物组成的生物群落,环境优雅:当游人进入此地,随时随处耳闻目睹大自然的美景,犹如进入人间仙境,乐趣无穷,1979年被选为国家十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为研究站之一。1997年对外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世界五大洲69个国家和地区18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和考察。其中西德汉堡大学教授、原世界森林研究所所长布朗尼博士先后七次来站,赞赏说:“在地球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多数地区都因森林破坏后而演变成了沙漠,唯独中国小良同属这一地带,却人为地把接近沙漠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为人工森林,确属奇迹。”并促成了“中国西德生态合作计划”(CERP)在这里进行,1978至1990年底已完成了第一期的研究。联合国“水土保持与管理”考察组一行19人于1979年9月19日前来该站考察,把该站定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考察点,并赠送了联合国国旗以作纪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