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 色衣 】 《 佛学大词典 》

指染成青黄紫绯等色之法衣。文殊师利问经卷上世间戒品第十载,以异色袈裟区别五部,后世却以之表示僧阶之高下,意义已不同。论色衣之缘起,原系朝廷对高僧大德赐紫衣、绯衣,或为统理僧尼而设一定之衣色以为僧官之制服。古所称紫衣即紫袈裟;于日本,并由袈裟之色区别阶位,后更就袈裟、法衣二者分设规定。古来佛会多取范于朝廷之仪,故佛教僧侣亦多以朝臣服制为参考。而各宗以法衣之色区别僧阶、堂班乃成定制。[佛像标帜义图说卷上色衣条、显密威仪便览卷上](参阅‘法衣’3346)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