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土佐国,日本古代的令制国之一,属南海道,又称土州。石高:9.9万石,土佐国的领域即为现在的高知县。

特点:各种产业相对较为发达,但易遭到海上进攻。

分郡:安芸、香美、长冈、土佐、吾川、高岗、幡多

人口:700年5万,1600年15万,1721年42万,1873年53万,1940年71万,1950年87万。(超长期都道府県人口の推移)

主要特产名物:鲸、珊瑚、鲇鱼、皿钵料理

代表风土:吸江庵、桂浜、绘金、龙串、清龙寺、野根山越、土佐神社

土佐国

主要势力:长宗我部氏、一条氏、本山氏

梗概:[1]四国南边的南海道之国。东边通过纪伊水道由海上通往纪伊,西边通过丰后水道与丰后国隔海相望,北面的四国山地是与伊予国的交界,东北至东边是阿波国,南面是有着很长海岸线的土佐湾。国土几乎三面环海,八成都是山地地形,北面有吉野川,南方有四万十川、安芸川、物部川等大河,这些河流的流域一直以来是土佐的粮仓地带。主要有四万十川流域的中村平原、安芸川流域的安芸平原、物部川流域的香长平原、仁淀川流域的弘冈、高冈平原等,除了农业以外,海边的水产业,山区的林业资源也比较丰富,所以说土佐各类产业相对较为发达。

在国防上,应注意四国各国的动向,与赞岐无交界,与伊予和阿波又有山脉相隔。但因海岸线长,易遭到来自于伊予至宿毛湾和阿波至甲浦的海上进攻。

应仁之乱后,国内持续着群雄割据的状态,长宗我部、香宗我部、本山、吉良、大平、津野、安芸等七家国人众号称土佐七雄。进入战国时代后,七雄中的长宗我部国亲渐露头角,并以次子亲贞继承了吉良家,三子亲泰继承了香宗我部家,运用这种手段逐渐使周围各家一一归服。1560年,开始与土佐郡南部为中心的强大势力本山氏为敌,国亲病死后,其子长宗我部元亲最终消灭了本山氏和安芸氏等。并在1574年迫降了国内最后的敌对势力——名门土佐国司一条家。完成了统一土佐的宿愿。

统一了土佐的元亲,于次年开始发动阿波侵略,并趁机在伊予和赞岐扩大势力,经过激烈抗争,终于在1585年消灭了伊予的河野氏,完成了四国统一。但此时,获得了中央统治权的丰臣秀吉继承信长的意志,向四国派遣大军,发动四国侵略,在进行少量抵抗和国人众大量离反后,元亲不得不投降,最终只保有了土佐一国的安堵,之后长宗我部家便成为了秀吉政权下的一大名。1586年,秀吉开始九州征伐,以长宗我部家为先锋之一,元亲及嫡子信亲率土佐军参战,但在丰后户次川之战中大败,信亲战死。之后元亲便一蹶不振,在关原合战的前一年在失意中死去。关原战中,参加西军的元亲四子盛亲虽然被饶了一命,但领地土佐被没收,长宗我部盛亲成为浪人,后参加了大坂之阵,战后被幕府方抓住斩首。而关原之战中加入东军的山内一丰被任命为土佐国主,筑高知城,家系一直延续到幕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