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性质: 国家级
◆ 服务领域: 1、生物过程/加工工程从生物反应器水平并结合细胞水平和分子基因水平来研究相关生物体及生物过程的特征和本质,揭示生物过程对生物反应器系统设计、放大和操作的要求,解决生物过程从建立、放大到优化过程中各个环节与生物反应器系统相关的工艺和工程问题,并实施验证 2、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器系统特有的复杂性分子水平的遗传特性、细胞水平的代谢特性和反应器水平的传递特性耦合在一起,通过冷态与热态试验并结合微观动力学和宏观动力学研究,揭示生物反应器结构变量、操作变量和操作型式对特定生物过程的影响和机理,建立满足生物过程要求的生物反应器系统设计放大规律和强化、优化操作策略服务的两个目标 3、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 它是认识、控制和优化生物过程,实现生物反应器设计、放大和操作优化的前提,应用有关过程控制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过程及其动力学特性、生物反应器设计操作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与特定生物反应器系统相匹配的生物过程传感技术、检测控制技术,实现生物过程及其生物反应器系统设计、放大和操作的优化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在线检测与控制
◆ 主要成员: 实验室主任钟建江(教授)
学术委员会主任杨胜利(研究员)
◆ 依托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该实验室建于 1989 年,现有工作人员: 50 名,其中管理人员: 6 名,检测/校准人员: 2 名。主要仪器设备14台(套),占地面积 1300 平方米,其中试验场地 平方米。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6月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建设,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3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估,获良好级实验室。实验室主任钟建江,学术委员会主任杨胜利。本实验室主要从事有关生物过程及生物反应器的基础性研究和工程新技术开发,主要研究方向为:1)生物过程/加工工程;2)生物反应工程;3)生物过程检测与控制。近期重点研究内容:生物过程特性研究与生物反应器放大、代谢工程、组织工程、生物环境工程、生物催化工程、海洋生化工程等。1996-2002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在国际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近160篇并被国际同行较广引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12本,国家发明专利被授权10项、公开20多项,省部级鉴定成果20多项。在生物反应器创制、生物过程优化放大、动植物细胞培养、酶催化工程等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在筹建期间即欢迎外单位及校内其它有关同志来室参加研究工作。96年正式开放后,我们除了对计划内的开放课题实行开放,并进行基金资助,对计划外要求前来我室进行阶段性研究的同志也进行开放。有关计划外的开放,主要是合作研究和低收费服务性质的,如西安制药厂、平顶山生物工程公司、绍兴亚美生化厂等;另有不少校内外研究人员,来室利用在线全反射红外线成分测定仪等设备。如东阿阿胶集团的CHO细胞培养生产EPO药物的项目在本实验室进行工业优化放大,在东阿集团生产线上一次开车成功,项目验收时被专家组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东阿集团的吴明强同志在实验室工作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两篇。自1998年开始,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平均有4人参与我室魏东芝教授课题组的科研工作,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条件与企业产业化思路紧密结合起来。具体开展的项目包括:“L-天冬酰胺酶的发酵过程研究”、“非水相酶促转酯生产类可可脂的研究”等。另外先后为企业培训和培养技术骨干6人。近五年来我室与国内外同行开展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交流。1996-2000年间国内外专家有68人次来实验室讲学和访问,本室有92人次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有25人次出境进修、讲学和合作研究。目前已同德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大阪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犹他州立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荷兰Wageningen大学、荷兰DSM公司等多个知名实验室开展了合作交流。这些活动促进了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对外开放度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