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况城月镇属于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下辖镇之一,作为广东及内地与海南经济大特区联络的必经之路,其对外交通主要是公路交通,

广琼国道(207)线南北贯穿整个镇区,还有省道,(城月—北坡,城月—太平)为该镇与周边地区的交通主干线。
该镇位于东经109°51′,北纬21°4′。东距湛江市35公里,北离遂溪县城30公里,南邻雷州市35公里,为三市县交汇点。面积237平方公里。
截止至2008年底,全镇有23个村居会、153条自然村,人口112978人,其中农业人口95226人。
建置沿革始建于南宋时期,南宋古驿道经此,商旅云集而成圩,因地形弓月而得名。自宋末始,此地历设驿丞署、公馆、社仓、义学,成为雷州要镇。
1948年至1950年遂溪县城曾迁于该镇,1950年后为遂溪县第四区,1957年撤区为乡,1958年联岭北、苏二、乌塘为公社,1961年复置区,1963年撤区设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6年撤区建镇。
自然地理地势北高南低,东北角的螺岗岭海拔233米为全县最高点。土地肥沃,东北为红壤,其余为半沙质土,共有耕地面积10.9万亩。城月河、通明河、雷州青年运河三条主要河流纵横全镇,水源充足。
地形地貌
城月镇地处丘陵地区,全镇西北高,东南低;北部属玄武岩低丘台地,地势起伏大,西南部为浅海沉积阶地,广阔平坦,略有起伏;镇域内河流沟渠纵横交错,较大的河流有:青年雷州运河,城月河,通明河,平衡河,常家河。
地质
城月镇南部浅海沉积土,地表0.3米以上砂土层,0.3~2.5为黄赤土,土承载力12吨/平方米以上,2.5以下为亚粘土,土承载力15吨/平方米以上,该镇北部土壤为玄武岩砖红壤,土层深厚,土质粘重。
气象
城月镇位于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平均22.9℃,7月均温28.1℃,1月均温14.7℃,最高温度38.2℃,最低气温-1.2℃;降雨量年平均为1870.8mm;夏季主导风向为东、东南风,冬季主导风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3.0米/秒;每年6~10月常会出现台风、平均年受热带低气压和台风影响5.5次。
水文
镇域内最主要的河流为城月河,主流长33.7公里,流域面积293.5平方公里,镇域河流总经流量287m/s;镇域内有水库六座,最大库容量为2180万立方米,有效容量为1150万立方米 。
经济状况2000年,在遂溪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国民经济持稳定发展。
2000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3.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1亿元,工业总产值6085万元。全镇共种植各类作物12.2万亩,产量30万吨,其中甘蔗4.3万亩,22万吨,外运菜1.5万亩,31万吨。全镇有各类企业35间,主要涉及制造、加工、化学等门类。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实现总产值6739万元,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有794家。
基础设施圩区面积2.5平方公里,主要道路28条,总长19公里。镇内农贸市场3个,有11万伏变电站1个,自来水厂1间,日供水量1430吨;基本村村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
文化状况2008年有中学3所,小学32所,艺术学校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有影剧院1座,文化站1个,群众文体活动异常活跃,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文体活动先进镇。城月文化站于1981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199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站”,并先后2次出席全国农村文化工作座谈会。[2]
发展规划城月镇2009年工作计划
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1%;农业总产值增长6%;工业总产值增长18%;第三产业总产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5%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工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尽快落实省政府的立项,努力争取雷州林业局的支持,建设日处理量达95吨的垃圾处理场。进一步规划建设好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快工业基地用地审批的办理程序,2009年内全面启动征地工作,并争取在工业区新落户一批项目,逐步形成工业的集中发展效应。
突出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工业。推动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工业,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推进工业化进程,提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努力壮大规模工业,继续加大对规模企业的服务力度,促其发挥更大的效益。
全力推进新项目建设,推进全镇工业发展。落实工业发展责任制,加强协调指导服务,由政府主要领导跟踪协调,为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提供优质服务,保证大洲木业、童发木材加工厂、光泽水泥砖厂等工业企业的正常生产。充分挖掘全镇经济发展潜力,全力推进新签约工业项目建设。
突出产业定位,优化战略选择。在产业布局上,利用全镇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交通优势,做大做强林产品加工、制糖、制衣三大支柱产业。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畜牧业,推广林地养鸡,不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生态公益林,鼓励营造经济林,继续推进林业生态镇建设,发展林产品深加工,向产业化、规模化迈进。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和建设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丰富信息化内容。[5]
领导机构2009年城月镇三套领导班子成员分工[5]
姓名
职务
分管工作
黄伟文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主持镇委、镇人大全面工作
陈发强
党委副书记、镇长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戴林竹
党委副书记
分管党群、信访、维稳工作,兼管计生工作
陈智勇
党委委员、副镇长
分管城建、国土、山林土地纠纷调处、公路、交通、环境卫生工作。
陈子生
副镇长
分管民政、政法、打私、消防、劳动、社保、劳务工作。
李武光
副镇长
分管经济发展、安全生产、供电、招商引资、卷烟、机关、环保、统计工作。
何志良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分管纪检监察、教育、体育、旅游、新农村建设工作。
苏光儒
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
分管人大日常工作和农金会清偿中心工作
庞荣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分管武装、民兵、收费站工作
陈泽和
党委委员
分管组织、党政办、文化站工作
洪春燕
党委委员
分管宣传、统战、宗教、妇联、防疫、卫生保健、农村合作医疗、食品药品监督工作
苏春善
党委委员
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79843
男
42397
女
37446
家庭户户数
17093
家庭户总人口(总)
78627
家庭户男
41639
家庭户女
36988
0-14岁(总)
27986
0-14岁男
15494
0-14岁女
12492
15-64岁(总)
46222
15-64岁男
24071
15-64岁女
22151
65岁及以上(总)
5635
65岁及以上男
2832
65岁及以上女
2803
户口当地住在当地
77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