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呕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妊娠呕吐,病证名。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恶阻,是指受孕后2~3个月之间,反复出现的以恶心、呕吐、厌食或食入即吐为主要症状的孕期病症。古人因其恶心而阻碍饮食,所以称之为“恶阻”,如《胎产心法》所说:“恶阻者,谓有胎气,恶心阻其饮食也。”

情绪与妊娠呕吐的关系

妇女怀孕后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孕妇特有的行为和体征以及独特的心理应激。孕妇体内除女性激素发生改变外,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也亢进,这可使早孕妇女心理较紧张。

在早孕期,由于胎儿对孕妇来说是一种异物,孕妇即对其产生应答反应,这种应答表现于行为上就是妊娠反应。

日本曾经有学者调查分析,认为孕妇的人格和情绪与孕期呕吐反应有关。有些神经质的孕妇反应更为显著。孕妇厌恶妊娠,则绝大多数有呕吐反应;否则,则相反。这说明情绪与孕吐反应有着密切关系。

还有调查发现,孕吐反应剧烈或其它妊娠反应剧烈的孕妇多数为性格外向、心理及情绪均不太稳定者。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如丈夫、公婆对生男生女的偏颇看法,对孕妇过于关心或不关心,家庭住房条件、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不利因素均会给孕妇带来不良刺激,造成心理应激,加重孕吐反应。

(一)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健脾益肾,降气安胎。

【方名】土金双倍汤。

【组成】人参9克,苏子9克,茯苓9克,谷芽9克,巴戟天9克,菟丝子9克,白芍9克,白术15克,薏苡仁15克,山药15克,神曲6克,砂仁1粒,甘草0.6克,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秘书》卷上。

(二)

【辨证】胃阴不足。

【治法】养阴清胃。

【方名】安胎凉膈饮。

【组成】知母6克,麦冬6克,人参3克,芦根12克,葛根9克,黑山栀4.5克,竹茹4.5克,葱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胎产秘书》卷上。

(三)

【辨证】痰湿化热。

【治法】清热化痰,和胃止呕。

【方名】竹茹汤。

【组成】青竹茹9克,生姜12克,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皮9克。

【用法】为粗末,水煎服,分2次服。

【出处】《医心方》。

(四)

【辨证】肝热犯胃,肝火郁遏。

【治法】清肝和胃。

【方名】柴胡清肝散。

【组成】柴胡3克,龙胆草3克,当归3克,川芎3克,黄芩3克,白芍3克,知母3克,生地3克,桔梗3克,甘草3克,黄连(吴茱萸汁炒)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素阉妇科补解》卷三。

(五)

【辨证】脾胃虚弱。

【治法】益气养胃。

【方名】人参汤。

【组成】人参12克,炙厚朴6克,生姜6克,枳实(炙)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外台秘要》。

妊娠呕吐食疗方

【方】乌梅肉、生姜各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乌梅肉、生姜、红糖加水200克煎汤。每次服100克,每日2次。

功效提示:乌梅性温味酸,有敛肺止咳,生津止渴,涩肠止泻,安蛔的作用,可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久痢,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钩虫病,牛皮癣等。据《本草纲目》记载,乌梅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粘不仁,去青黑痣,蚀恶肉。去庳,利筋脉,止下痢,好睡口干。水渍汁饮,治伤寒烦热。止渴调中,去痰治疟瘴,止吐逆霍乱,除冷热痢。治虚劳骨蒸,消酒毒,令人得睡。

此方具有和胃止呕,生津止渴。适用于肝胃不和之妊娠呕吐。

【方】鸡蛋2只。姜切丝约2汤匙或适量。盐少许。

做法:1.下油1汤匙,放下姜丝炒香铲起。

2.烧热锅、下油1汤匙,打开鸡蛋放下锅中,‘慢火煎至半凝固时,放下半份姜丝,洒下少许盐,折成半月形,煎至两面黄色铲起上碟。余下鸡蛋1只与半份姜丝的做法同上。

功效提示:姜有益脾胃、散风寒的功效;鸡蛋功能滋阴、润燥、养血。

此方具有祛风暖胃的功效,含有蛋白质,食后可达进补目的。

【方】瘦光鸡1只(重约750克),老姜75克或适量,酒1汤匙(最好用米酒)。

做法:1.姜刮去皮,洗净切片拍松。

2.鸡、鸡肝、鸡肾,洗净抹干水,怕肥的可将鸡皮撕去。

3.把鸡斩开一件件,肝、肾也切件。

4.烧热锅,下油1汤匙,放下姜炒香。下鸡。肝肾炒透,喷酒,铲起放人堡内,加入水四杯(或适量)堡滚,用中火堡约1小时,除去汤面的油,下盐调味。既是汤又是菜。

功效提示:姜有益脾胃、散风寒的功能。鸡的功能温中、益气。用黑肉鸡更好,因鸡种细小,没有脂肪,蛋白质又高。

此汤具有祛风滋补的功效。

【方】猪尾450克斩件(连带猪尾骨),乌豆75克,圆肉1汤匙半,南枣8粒去核,姜2大片拍松。

做法:

1.圆肉、南枣、姜洗净。

2. 乌豆放人锅中,不用下油,慢火炒至豆壳裂开,铲起洗净。

3.猪尾放入滚水中,煮5分钟,捞起洗净。

4.水8杯至适量放入煲内烫滚,放入全部用料煲滚,慢火煲3小时,下盐调味(一餐吃不完,可分两餐吃)。

功效提示:乌豆功能养血、补肾阳、祛风利水;圆肉又称“龙眼肉”,有补气血、安心神的功用;南枣功能补脾和胃、生津;猪尾有补腰力、益骨髓的功效。

此汤有健脾、补肾、补腰、补心气、补血的功效。

准妈妈防治妊娠呕吐5妙方

妊娠呕吐是指妇女受孕后40天至3个月这段时间内所出现的不同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偏食挑食、发困乏力、头晕倦怠等,一般在妊娠12周内自行消失。妊娠呕吐的症状轻重不一。

少数孕妇呕吐频繁,吃什么吐什么,甚至喝水也吐,严重时可吐胆汁,体重明显下降。妊娠呕吐一般多发生在早晨,又称“晨吐”,为了缓解恶心的症状,可以从饮食上加以调节。下面介绍几种饮食妙方:

1、 每次服1小勺蜂蜜,每日3次。

2、 鲜生姜1片,放口中咀嚼。

3、 甘蔗汁1杯,加生姜汁少许,一次服完,可视情况服次数。

4、 柚子皮20克,切碎,煎水代茶饮,每日一次。

5、 米醋60毫升,煮开,加入白糖30克,溶解后,打入鸡蛋一只,待鸡蛋熟,食蛋食醋。

妊娠呕吐忌禁食

多数妇女在怀孕后1~3个月内,常出现恶心、呕吐,特别是在清晨或晚上易出现轻微的呕吐,也有的呕吐很严重,此谓“妊娠反应”。有不少人认为,孕妇不吃东西或少吃东西就可以防治恶心呕吐,还有的孕妇因怕呕吐就不想进食。实际上不进食不但不能减轻呕吐,而且还会使孕妇缺乏营养供给,对母婴都不利。

孕妇恶心、呕吐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增多的雌激素对胃肠内平滑肌的刺激作用所致。轻微的恶心呕吐可以不必进行治疗,更不要禁食或少吃。相反,如果多吃一些食物,还会感觉好一些。最好每天吃6次饭,少吃多餐,准备一些饼干,随时吃一点,清晨喝杯牛奶更好。吃完饭后,卧床休息20~30分钟,恶心时再吃几块饼干,恶心就会好一些。此外,还要注意调节饮食,不要吃难以消化的食物,多吃些淀粉类食物如面包、饼干、土豆、米饭等。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和油炸的食物,可吃一些水果、牛奶以及少量含碳酸气的饮料。

应对妊娠反应的三大策略 一、心理战胜:心情要保持轻松愉快;自学一些保健知识,以充分认识早孕反应,解除心理上的负担。丈夫的体贴,亲属,医务人员的关心能解除孕妇的思想顾虑,增强孕妇战胜妊娠反应的信心;另外还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多可使症状减轻。

二、饮食对策:注意食物的形、色、味,多变换食物的大小,使其引起食欲。在能吃的时候,尽可能吃想吃的东西。要减少每次进食的量,少食多餐。多喝水,多吃些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B1的食物可以防止便秘,以免便秘后加重早孕反应的症状。改善就餐环境可以转换情绪,激起孕妇的食欲。

三、适量活动:不能以为恶心呕吐就整日卧床休息,否则只能加重早孕反应,如活动太少,恶心、食欲不佳、倦怠等症状则更为严重,易生成恶性循环。适当参加一些轻缓的活动,如室外散步、做孕妇保健操等,都可改善心情,强健身体,减轻早孕反应。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