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件象纹铜铙于一九五九年在湖南省宁乡县老粮仓
师古寨山顶出土。出自一窖藏,同时出土五件,这是其
中铸制最为精良的一件。通高七十厘米,铣间宽四十六
点二厘米,重六十七点二五公斤。铙作合瓦形,下有筒
形之甬,甬中部有旋。钲部主纹为由粗线条组成的变形
兽面纹,钲的左、右、下三边饰六鱼、六龙和十一个乳
钉。正鼓饰一兽面,鼻梁作牛首状,两侧饰倒垂的夔龙
,侧鼓各饰一卷鼻立象。另一面的纹饰相同。甬部旋上
饰八个C 形花纹。全身布满云纹,组成主纹兽面的粗线
条上也有云纹。
此铙颜色土褐。同坑出土的另一件象纹铙,经取样
作金相分析,含铜量为百分之九十八点二二,铅锡含量
甚微,说明这两件铙均系红铜铸成,取其性能柔韧,重
击而不易断裂,以适用于打击乐器。
从铙上正鼓的兽面纹看,与商代晚期的兽面纹作风
非常相似,钲边的虎、鱼等装饰也常见于殷商铜器之上
;其器形厚重、纹饰繁缛、有三层花纹等特点,与殷墟
第二期的铜器作风相同。但这类大铜铙仅见于江南地区
,多数出在湘水流域,尤以宁乡一带出土最多,而不见
于北方地区。那种用横断面作半圆形的粗线组成的变形
兽面纹,又极具地方特征,因此,这类大铙应为江南地
区受商代文化的影响而在本地铸造的。这件象纹铜铙是
南方商代大铙中,纹饰极为丰富奇特、铸造最精的代表
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