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数学家
贝蒂(Enrico Betti (1823.10.21-1892.08.11))
意大利数学家1823年10月21日生于皮斯托亚,1892年8月11日卒于比萨。在比萨大学学习数学,曾参加意大利独立战争,后在皮斯托亚中学教数学。1865年获比萨大学教授职位,一直到去世。1862年任国会议员,1884年任参议员,1874年任短期教育部副部长。 贝蒂早期工作涉及刚发表不久的伽罗瓦理论,他给当时还不太为人所知的代数方程的根式解的条件以明确的表述和证明。19世纪60年代,他研究椭圆函数论以及数学物理问题。他的重要工作是在拓扑学方面。1871年引进的“贝蒂数”,是重要的拓扑不变量。在(G.F.)B.黎曼影响下,研究数学物理,证明贝蒂定理(弹性论互逆定理),并应用格林方法于弹性理论和热学。他是对意大利统一后数学的复兴起重大作用的人之一。他的论文收集在《数学著作集》(2卷,1903~1915)中。
2:演员

在时尚界里,形象并不代表一切,而是唯一重要的事。时尚的风向变来又变去,唯一永恒的是那些单薄如纸的美女和创造时尚人们的超级自我。人们以为像贝蒂这样一个相貌平凡的女孩一定不适合时尚界,但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外表平平甚至有些丑陋,年轻的贝蒂-苏雷兹却是一个自信、聪明、工作努力的女孩,受到出版界大亨布拉福德的赏识,在他的传奇时尚杂志《Mode》出版社找到第一份工作。布拉福德刚刚把《Mode》交给儿子丹尼尔打理,他之所以选中贝蒂作为丹尼尔的新助理,大半的原因就是她是全纽约唯一一个丹尼尔不会和她上床的女人。贝蒂雄心勃勃要干出一番事业,让家人为自己而骄傲,她也很喜欢丹尼尔,但同时也很清楚,丹尼尔和她绑在一起感到很恼火,所以贝蒂决心证明自己是他最合格和最有能力的助理。
此外,新入行的丹尼尔和贝蒂有很多东西要学习,还要同心协力一起面对出版界和时尚界里众多老奸巨猾、笑里藏刀的生意对手,贝蒂多端善变的诡计和超级精明的时尚感将大有用武之地……
本剧改编自红遍南北美洲的40集哥伦比亚现代的同名都市喜剧《丑女贝蒂》,讲述了一个丑女孩在时装界的浪漫故事。满嘴牙箍,一副黑框眼镜,这样一位笨手笨脚的丑丫头在一头扎进了美女如云的时装公司后处处碰壁, 而且还不时受到同事的嘲弄和陷害。但她那坚强的性格和聪明的才智使她常常化险为夷,同时她也在公司遇到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丹尼尔。最终丑女贝蒂是否能在这个原不属于她的地方开创一片自己的天地,“乌鸦变凤凰”,并且有情人终成眷属,和丹尼尔走在一起呢?
这部ABC的喜剧的新宠,被认为是又一部现代“灰姑娘”故事,女主人公贝蒂也可以说是美国的“金三顺”!但是在故事的最终,贝蒂的白马王子是否真能突破世俗的眼光和身边的压力忽略贝蒂的容貌和她在一起;爱情的魔力是否真能让这位“丑小鸭”最终变成“天鹅”呢?
贝蒂,台湾演员、艳星、歌星。本名韩白绸,1951年出生,台湾宜兰人。参加歌唱比赛之後加入中华艺术团至香港演出,获得当时在邵氏工作的导演楚原赏识,邀请她与何莉莉搭档在《爱奴》中担任主角,饰演鸨母春姨,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女同性恋电影,亦引起国际影坛注目,夺下法国坎城影展大奖。贝蒂在《爱奴》中的冷艳形象,大受欢迎,因而成为邵氏合约演员,留港发展,为台湾艺人赴港发展开启了一扇演艺大门。在港期间,她主演了多部电影,包括《风月奇谭》、《愤怒青年》、《大刀王五》、《桃色经纪》、《楚留香》等。她于1974年离开邵氏,返回台湾发展,继续参与电影及电视演出,于1981年息影。而今她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美食事业王国。主要作品:《爱奴》(1972)《风月奇谭》(1972)《桃色经纪》(1973)《愤怒青年》(1973)《大刀王五》(1973)《迷幻娇娃》(1974)《龙凤配》(1974)《贼公记》(1975)《楚留香》(1976)《中原一点红》(1979)
3:卡通人物

Betty Boop的中文名,出生于1930年代,是由美国纽约Fleischer兄弟工作室所设计制造的卡通(动画)人物。Betty初期被创作为一只备有人身体的狗,主要扮演当时片中小狗Bimbo之女朋友的角色,而出道不久Betty迅即人气急升,取代小狗Bimbo而成为多套作品之主角。BETTY这个可爱性感又迷人的娃娃,她的魅力来自于她性感天真、不成熟又世故的矛盾个性及她百变的万种风情。贝蒂经历过很多不同的角色经历,如舞者、医生、护士、歌手、飞行员、马戏表演者及赛车手等等,至今经久不衰,迷倒万众,属于她的商品也不断涌进,如服饰、化妆品、娃娃公仔、文具、皮具、餐具、钟表及生活物品等等,它们在欧美及日本、台湾都是热门的商品,由此可见贝蒂的魅力。
美国品牌Bettyboop贝蒂,是由知名的漫画家MAXFLEISHER创造出来的,BETTY的身材是依当红模特威斯特的体形所创造出来的,早期笔者是将BETTY画成一只具有人个性的‘狗’,直至30年代末期才正式将BETTY蜕变成一个可爱性感迷人的娃娃。
Bettyboop少女装以高品质和大胆独特的设计见称,以舒适的面料,缤纷的色彩及精美的印花为主,穿着起来舒适、时尚、优闲中见活泼。这组以运动为主题的绿色系列,将少女的青春靓丽与运动休闲展现得淋漓尽致。
1930年,麦克思·弗莱舍创造的卡通人物贝蒂(BETTYBOOP)首次出现在卡通片《眼花缭乱的盘子》中,其中的她只是个无名的餐厅侍应。两年后,她成为身材曼妙的卡通性感偶像,今天,她的名字变成迪士尼旗下具有无限商业价值的著名商标。到了现在她已经75岁了,而为了庆祝这一特殊的时刻,纽约的帝国大厦特意为这个卡通人物亮起了红色与金色两种颜色的彩灯。
贝蒂的小红裙、波波头、翘睫毛、茶碟般的大眼睛以及永远不摘下来的金色大耳环曾经出现在包括1988年的真人动画《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在内的大大小小超过100部动画片中。
负责发行贝蒂系列漫画的国王制片公司董事弗兰克·卡鲁索称,“现在人们如同75年前一样喜爱贝蒂。她老少皆宜,从8岁到80岁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有她的市场。我猜想这是因为人们都很希望保持童真吧。”
为了庆祝这位“小女孩”的75岁生日,本周一纽约的帝国大厦还特意亮起了红色与金色两种颜色的彩灯。“黄金与大红两色的彩灯是献给贝蒂的最好礼物。”卡鲁索说,“在如今动画的‘黄金’时代贝蒂真的‘大红’大紫了。”

4.一式陆上攻击机
三菱公司制造的G4M一式海军攻击机,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富盛名的日本轰炸机。一式陆攻为双发的中型水平/鱼雷两用轰炸机,盟军代号“贝蒂(Betty)”粗而圆的机身象极一根大雪茄,早期的型号无装甲保护其脆弱的油箱,因此很容易被美军击落,被戏称为“飞行的打火机(Flying Lighter)”。但是,一式攻击机凭借大航程和高速度成为开战初期盟军的噩梦,在整个大战中一直服役于日本海陆军。
一式的行踪遍布太平洋各地,1941年12月,从西贡机场起飞的一式和九六式攻击机击沉了英国远东舰队的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1942年,作为拉包尔基地的主力轰炸机多次对瓜岛机场进行空袭;1943年4月18日,搭乘一式轰炸机前往前线视察的山本大将被美军击落丧命;1945年以后一式已显得非常过时,成为美军飞行员非常容易射杀的猎物。
战争期间日本一共建造了大约2500架一式陆攻,其中一半为G4M1型,另一半包括60架G4M3型,剩余为G4M2型。根据战争中暴露的缺点,一式的两种改进型相应增加了装甲,并可挂装自杀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