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热呕,证名。因胃热、胃热伏暑、伤寒伏热、湿热内蕴所致的呕吐。其证食入即吐,呕吐不止,心烦喜冷。《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挟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热呕。或因胃热伏暑,及伤寒伏热不解,湿疸之类,皆热之所为也。”《世医得效方·热呕》:“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伴见口干面赤,二便不畅,脉洪数等。方用小柴胡汤、竹茹汤、大黄甘草汤等。参见胃火呕吐条。本证见于肝胆疾患、胰腺炎、胃炎等疾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