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行究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道行究竟》

伊斯兰教哲学著作。作者欧赖尔·本·穆罕默德·奈赛菲(Orayr ben Muhammad aL—Nasafi),以波斯文写成。清同治二年(1863)中国穆斯林著名学者马复初译为阿拉伯文,后又译成汉文。汉文刊刻本有两种:一是清同治九年(1870)马如龙捐资刊印本,另一种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成都敬畏堂周明德主持刊印本。阿拉伯译文本曾在云南印行,今佚。全书分为二卷。上卷有九章,分别论述明道复命之境,礼、道、真三乘之定义,所谓“全人”者须备善言、善行、谦和、认识四德,隐士之修养,相伴道长之理,弃绝之理,道乘之所成者,修功之效,尘世之不常。下卷有五章,分别论述认识真主和性命之通形体之理(即论证灵魂问题),真一之显化,真主之诸事,人之信仰有三等(即父传子受者,师教徒受者,先天领悟继之刻苦自学而有卓越认识者),礼乘、道乘之学者,书后附有译者的撰述,分为六节:前五节论述认己之道、人身各种器官之用、万化出于真主之大命、人与修功所转升之品级、行道之升腾与归宿之品级等,第六节总括全书主旨:“此经专言修道者正身清心尽性之法乘,克己定真之功夫,明我教复命归真之真谛”。附加部分表明译者对原著曾经反复诵习,深入钻研,有所更张。如在大小世界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上,马复初援引刘智所著《天方性理》的观点对穆罕默德·奈赛菲的论点作了必要的订正。其撰述与阐释,重点论证了伊斯兰教哲学不仅属于社会伦理道德范畴,而且属于人们认识世界本源及真主独一的范畴。译者对伊斯兰教苏菲派的某些见解有独到之处,颇受中外伊斯兰学者重视。

(赛生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