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四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时期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总标准。“四化”指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选干部要注意德才兼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在这个前提下,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把对于这种干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6页)。同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又指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提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三个条件,当然首先是要革命化,所以说要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同上书第361页)1982年12月在中共十二大上,干部四化标准被写入了大会通过的新党章。革命化是对干部队伍政治素质的要求,主要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中共中央保持一致,不以权谋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性强,作风正派等。年轻化是对干部年龄的要求,主要指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一方面不断把优秀中青年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一方面实行离退休制度,使各级领导班子有一个合理的年龄结构。知识化是对干部文化水平的要求,主要指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既要注重学历,又要注重真才实学。专业化是对干部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要求,主要指专业技术、知识,使之成为精通本行的行家和能手。“四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讲革命化就会迷失方向,只讲革命化,不讲知识化、专业化,又会成为空头政治家;年轻化则是适应新陈代谢规律,要不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以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持续不断发展的需要。是用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路线在新形势下的发展。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又强调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