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界资深制作人

杨和平是从事影视工作几十年的资深制作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做过演员,当过副导演,导演,做过制片,制片主任,制片人,策划,监制。从70年代初期就在广西南宁艺术剧院从事演员,后又做过巴松演奏员。80年代就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工作。在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后期参加了《逆光》,《大桥下面》,《缉毒英雄》等多部电影的拍摄。曾经导演《港方经理》,《海浪声中》,《无形杀手》等多部电视剧。在许多部电视剧中出演角色,从八十年代至今参加拍摄电影电视剧几十部。现在北京世代风范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法人,每年拍摄多部电影和电视连续剧。
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教授

杨和平,男,中共党员1954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现任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工程学院教授,桂林工学院客座教授,特殊土工程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
杨和平教授 1982年7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留校任教。1984—1986年在湖南大学土木系路桥专业进修,1988年12月中南林学院道路工程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1990年元月调入原长沙交通学院路桥系道路教研室,至今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多年。1990年以来,共主持、负责或参加科研课题十五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先后在岩土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以及国际学术会议和其它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四十多篇。
杨和平教授,多年来一直在道路工程领域开展研究。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就从事路基边坡稳定性的研究, 1993年以来,主要在公路膨胀土等特殊土路基方面开展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95年主持完成的广西《膨胀土公路路基稳定性研究》课题,第一次对公路膨胀土路基病害及产生原因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各种防治与加固措施。1997年在云南楚大高速公路上成功的修筑了国内公路界第一段用土工格网加固的中强膨胀土路堤,并提出了膨胀土路堤边坡稳定分析和加筋设计方法,获得了包括加固机理,加筋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在内的成套技术,为膨胀土地区高等级公路修建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可产生显著的社会、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该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02年7 月开始,作为技术负责人正在开展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重大科技项目“膨胀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研究”的项目研究工作。在膨胀土路基处治设计和实体工程的修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采用膨胀土路堑边坡柔性支挡方案处治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膨胀土路堑边坡的工程技术难题,可产生极大的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目前该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2004年12月成功地组织了全国膨胀土学术研讨会,并主编了《膨胀土处治技术、理论与实践》一书。
杨和平教授还担任了繁重的教学工作,讲授《路基路面工程》、《近代土质土力学原理》、《路基设计原理》、《专业英语》、《特殊土路基》、《公路支挡结构设计》、《公路工程费用监理》、《土木工程概论》等课程。近些年来,年均教学工作量在 500学时以上。曾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
四川省天府画院院长杨和平,生于重庆。1982年在四川美术学院学习,1986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研修。现任四川省天府画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山水画协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协会员、研究馆员(教授);成都市青年联合会委员、香港华夏艺术交流中心理事、日本东方艺术殊式会社、新加坡中华艺术宫、台北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聘画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艺术顾问及画册编委;成都市首届环境设计大奖赛评委主任。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呼吸科专家

杨和平,现任呼吸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全军呼吸疾病专委会常委,重庆市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化疗专委会、癌症康复于姑息治疗专委会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常务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重庆医学》编委等重要学术任职。从事呼吸内科专业20余年。在肺癌、COPD、哮喘及呼吸系疑难病的诊治和抗生素应用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已承担或参加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重庆市课题、第三军医大学校管课题等;先后发表医学研究、教学论文30余篇,招收博士研究生7名(毕业1名)、硕士研究生8名(毕业7名);主编《呼吸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参与了《中华内科学》、《实用内科医师手册》等专著的编写;参与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重庆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