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柏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郭柏荫(1807~1884年),字远堂,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擢编修;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翌年,转山西道。道光十九年(1839年),巡视西城,转京畿道,升刑部给事中。曾上奏有关台湾事宜,请勤抚慰、严番界、查仓库、禁偷渡、防兵丁冒替、戒人命及盗案消弭,皆交部议施行。升甘肃甘凉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后回乡,历主清源、紫阳、鳌峰等书院。又奉命办理本省团练,升员外郎,后升郎中。同治元年(1862年),往安庆大营,协助曾国藩抵抗太平军,升江苏粮储道,又升按察使。同治五年(1866年),任江苏布政使,代理巡抚。翌年冬,经曾国藩推荐,升广西巡抚,改调湖北,署理湖广总督,代理巡抚。同治八年(1869年),卸署总督任,仍为巡抚。同年夏、秋间,天降暴雨,湘水、川水、襄水高涨,各府属州县堤溃,田庐淹没,灾害严重。柏荫派员赴灾区急赈,又奏请解京饷及税厘项下拨银三十万两救灾修堤,获准,救活灾民甚多。翌年,复署湖广总督。不久,又专为巡抚。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疾请辞。光绪元年(1875年),回福州。次年,福州大水,出面负责浚河排涝,解除水患。后再主鳌峰书院讲席,倡修火灾后孔庙,集资修建明伦堂、崇圣祠,增置文庙乐器、祭器。卒赐祭葬。著有《天开图画楼文稿》、《嘐嘐言》、《续嘐嘐言》10卷、《变雅断章演义》1卷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