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峡颂位于成县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鱼窍峡中,镌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全名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峡颂》,俗称《黄龙碑》,是汉代《石门颂》、《甫阁颂》、《西峡颂》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198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峡颂》摩崖碑高220厘米,宽340厘米,碑额为“惠安西表”四个篆刻字,正文阴刻12行,385字。主要记述了李翕生平及屡任地方行政长官之卓越政绩,以及其率民修通西狭古道,为民造福之德政。碑刻字为汉隶,每字9至10厘米见方,结构方正,笔划舒展平稳,笔峰遒劲有力,独具风格。碑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和临摹鉴赏价值。在国内及日本等国掀起了《西峡颂》研究热,碑上阳刻小字题名12行,142字,与正文书法风格相同,皆系当时成县人仇靖所撰刻。当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题字“西峡颂”摹勒刻石于崖碑右侧。正文右侧刻有黄龙、嘉禾、白鹿、木连理和承露人之图象,称为“邑池五瑞图”,象征李翕主政其间政通人和,五谷丰登,民乐其居,是对碑文的形象补充。《西狭颂》所在的鱼窍峡,两岸峭壁如削,折叠对峙,一泓中流,迥转、飞扬、旋卷,跌宕多姿。水势变幻,为湍、为瀑、为池、为潭。潭不甚广而澄碧幽深,天光云影,青岫苍树,古栈遗迹,尽映其内。传说古代有黄龙自潭内飞出,人称"黄龙潭"。每当皓月临空,月光水色交相辉映。"光怪灵潭气欲春,波平浪静一轮存。镜连五色龙成彩,珠映千鳞月映痕"。成县八景"龙潭映月"即由此

西峡颂

而来。《西狭颂》东约一公里北侧峭壁上有"耿勋摩崖碑",刻于东汉熹平二年(公元一七三年)。高230厘米,宽206厘米,阴刻十二行,计四百五十六字,主要记述当时武都郡守耿勋政绩。可惜已大半剥蚀,字迹不清。一九八零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西狭颂》和《耿勋碑》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兴修了弘丽壮观的"西狭颂碑亭"和 "耿勋碑遮檐"等保护设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