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专利文献中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国际专利文献中心是搜集、加工和传播各国专利文献的中心。1972年5月2日建立于维也纳。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向各国或地区专利局和工业部门提供机读专利文献目录。3个国际专利文献中心共收集53个国家、组织的专利文献累计达1778万件(1968~1990)。

中心服务项目:①提供计算机输出缩微平片,包括同族专利、分类专利、专利申请人、专利发明人、专利号数据库、专利公报;② 提供文献磁带;③ 联机检索;④一次性专题检索;⑤文献复制。中心还开展了"专利登记服务",是世界上唯一能提供有关专利的申请、批准等法律状况的服务机构。到1988年,中心能提供奥地利、丹麦、欧洲专利局、法国、联邦德国、瑞士、英国、美国和专利合作条约组织已登录的专利的法律状况。

中心的工作发展有两点值得重视:①自1968年第1版《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制订以来,各国专利局逐渐以IPC取代了本国的专利分类表,为专利文献走向国际统一创造了条件;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际专利文献中心1975年签订了"专利文献按《国际专利分类法》重新分类的计算机管理协定"(CAPRI),目的在于把1975年以前发表的专利文献重新按 IPC类号再分类。分类工作由奥地利、联邦德国、日本、苏联等国家专利局进行。CAPRI系统中的数据库将提供按IPC类号排列的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日本、瑞士、联邦德国的专利文献磁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