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蓼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异名】四季青(《植物名实图考》),水辣蓼(《广西药植名录》)。

【拉丁名】Polygonum barbatum L(原植物毛蓼)

【来源】为蓼科植物毛蓼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毛蓼,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直立,被稀疏短柔毛或近秃净。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窄,两面疏生短柔毛,尤以边缘和中脉上为甚;托叶鞘筒状,长1.5~2厘米,膜质,密生长柔毛,先端有粗壮的长睫毛,睫毛长过托叶鞘或等长;叶柄长约1画米,密生柔毛。穗状花序,长3~10厘米,顶生或腋生,稍分枝;总花梗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苞片鞘状,膜质;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雄蕊5~8。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有光泽。花期秋季。

生于水旁、田边、路边湿地及林下。分布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广西、广东、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全草有抗菌作用:根有收敛作用,可治肠炎;种子为芳香剂,量大有催吐、泻下作用。

【性味归经】《纲目》:“辛,温,有毒。”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①《本草拾遗》:"主痈肿疽瘘瘰疬,杵碎纳疮中,引脓血,生肌。亦作汤洗疮,兼濯足治脚气。"

②《植物名实图考》:"取根敷伤。"

③《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散毒,治皮肤病。"

【相关药材】粘毛蓼

【关 键 词】消肿散毒 痈肿疽瘘瘰疬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