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市江都镇(已撤并)

江都地处江苏中部,南濒长江,西傍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长江中下游一座新兴的滨江园林生态城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全市面积1332万平方公里,人口107万,下辖13个建制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市和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科技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市。

江都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水利枢纽和电力枢纽,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京杭运河、通扬运河、盐邵河纵横交错,京沪高速、宁通高速、328国道等国家级和省级公路四通八达。一类开放口岸江都港正在加速建设。东南亚引排能力最大的引江水利枢纽工程和华东地区最大的50万伏变电所坐落在境内。

江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亿元,财政收入18.3亿元,连续5届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农业调整步伐加快,形成了花卉苗木、优质蔬菜、特种水产、特畜特禽、优质稻米五大特色,其中花木面积突破10万亩、销售收入5亿元。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园区10个。拥有农业 “ 三品 ” 品牌100多个。建成省首批生态农业县(市),12个 “ 全面小康村 ” 先行村基本达标。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冶金、石化医药、船舶制造及配套件四大支柱行业。建筑业总产值达130亿元,江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独立承建的西安高新广场火炬创业园工程、参建的北京印钞厂迁建工程双获“鲁班奖”,一级资质以上企业发展到11家。三产服务业迅速兴起,专业市场蓬勃发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逐步完善。建成超亿元市场8个,其中苏中商贸城成交额超15亿元。旅游业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收入7500万元。京江大酒店成为苏中、苏北县(市)中首家四星级旅游饭店。经济外向度不断提升,现有宏运、华达、嵘泰、冈本等外商投资企业200多家,全市外贸企业有230多家, 船舶、机电、纺织服装、轻工工艺等产品出口持续稳定增长。2005年,完成协议利用外资3.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利用民资70.5亿元,利用国资2亿元,实现自营出口额1.36亿美元,实现外经营业额2620万美元。

江都历史悠久,建县已有2200多年,有开元寺、真武庙等多处人文景观; 江都城市优美,风景秀丽,有引江风景区、邵伯湖风景区、渌洋湖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风光;江都商业繁荣,设施齐全,社会安定,是投资贸易的乐土。

2005年,经江苏省政府(苏政复[2005]29号文件)和扬州市政府(扬府复[2005]10号文件)批准,江都市进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双沟镇与江都镇合并设立仙女镇,镇政府驻江都市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仙女镇行政区域面积140.38平方千米,人口23.6万,辖19个居委会、43个村委会。汉朝时名蔡家庄,元朝时称黄塘,明末清初始称仙女镇。《后汉书、郡国志》等史籍载有杜康二女在此得道升仙的传说,“仙女庙”因此而得名。1949年解放,称仙女镇,1966年5月更名为江都镇,1978年7月改为县属镇。1994年7月,江都县撤县设市,江都镇为市直属镇。1995年3月,正谊乡境内4个村划入;2000年4月,原砖桥镇并入归江都镇;2001年9月,原张纲镇并入江都镇。2005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将双沟镇与江都镇合并设立仙女镇,镇政府驻江都市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仙女镇行政区域面积140.38平方千米,人口23.6万,辖19个居委会,43个村委会。5月21日正式挂牌成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