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军 研究员。男,1963年3月生,湖北仙桃人。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现任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业绩:长期从事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攻关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5项,其它项目3项。多年的研究形成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独具特色和创新的研究方向,取得了诸多重要研究成果和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如作为主要研究人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奥地利国际合作项目“阿坝地块东缘层控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的研究成果,1995年1月获成都理工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996年6月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拉尔玛金矿床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和原地质矿产部定向基金项目“新疆西南天山穆龙套型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和找矿靶区优选”的研究成果,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获成都理工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论文《Au-Se矿石建造—层控金矿床的一种新类型》于1994年获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青年科技优秀论文二等奖。现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76篇,译文12篇;向国际、国内各种学术会议提交论文13篇;参加出版专著1部;编写科研报告3部。发表的成果已被国内同行、专家广为引用,同时还被国外众多期刊收录。是中国科学院1997年度“百人计划”的入选者和第五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的获得者。面向新的世纪,我的心早已充满了喜悦,喜悦来自于我对新目标的追求和新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