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布袋戏人物金光布袋戏主角,美艳斯文,文武双全,尊儒崇道,忠孝节义。

外号:云州大儒侠 十大魔头(被称作白色的史艳文) 乞丐皇帝 天道一侠
地位:十大魔头之首(这个最猛) 中原群侠领袖 剑池七剑之首
人称:史贤人、史君子、五皮君子
特殊身份:太阳星转世
史丰洲(父)(中国强)
水氏(母,宦门望族之后)
妻室:刘萱姑(杭州第一美人),波娜娜(苦海女神龙,太阴星转世)
妻舅:刘三(刘伯温后第7代)
结义:塞关公周雄(纯阳圣教教主)
子嗣:

刘萱姑所生:史精忠(俏如来,天部总门)、史仗义(法号小空,霹雳城主)、史存孝(雪山银燕、蜘蛛人)
苦海女神龙所生:史菁菁(鹰女)(灯下人) 四兄妹合称鹰燕龙虎。
分身:
吕望生(乞丐皇帝)
丑君拾字郎
逃名客
化身:天道一侠圣剑白阳生/白阳生
迷中迷
替身:巴士克,白蛇郎君(巫山十二少之一),薛文郎
师承:文武均是家学渊源 习自天地人三卷天书 六然法师传授纯阳武功 自身悟化成纯阳掌 红梅园自创数返真经 清圣桥上习得发在意先.心剑
书童:庸儿(六骨和尚之徒)
红颜知己: 冷心心(白霜女) 姚明月(万毒美人女暴君,天下第一美女) 广东花(郡主) 谢红豆(风云女) 姚小燕 恨世生(巫山十二少之一)
兄弟:九天鸟高云,五爪金鹰,三缺浪人,铁乞丐
朋友:神蛊温皇 燕驼龙
功体:纯阳体
武功:
1.纯阳掌 包括:纯阳掌(天下第一掌,起初只能发三掌,处于梦幻潜能状态中能连发,经过清圣桥后不需储气,单手挥袖可发威力大),纯阳一气,纯阳贯地(09年新剧黑白龙狼传中的极招)
2.数返真经(梦幻潜能):共六式 见龙在田 ,飞龙在天,或跃于渊,终日乾乾,潜龙勿用,亢龙有悔
3.龙泉剑法:可配合数返六式使用,威力更大
4迷尘笛音:高音如剑,低音迷幻,化身逃命客时使用,习于八音才子
5.白虹贯日:化身为白阳生时所使用的气功
6.天心掌:渡过清圣桥后习得的掌法,和其他掌法不同,贴地面呈竖状打出,一掌废掉火角第三眼的功体,有诗号:天心一掌定干戈。
7.意发并行:说出来的话就会实现,相当于无形气功,如嘴里说要打某人,那人就会被打,嘴里说要出现某种气功就真的会出现某种气功,化身为吕望生时使用
8.发在意先.心剑:武学极招,心里想着要打某个人的时候,气功已经出去了,比意发并行更高一个境界,中了发在意先心剑,功体会被封住,被称为武林最厉害的武功,只有2人习得,一个是史艳文(心剑为红色),另一个南海白骨断无涯(心剑为蓝色),但此武功史艳文极少使用,已封心剑。
9.破邪.灵法反制:新剧黑白龙狼传中专破灵法之招。
武器:龙泉剑:八大名剑之首,身为史艳文时使用,渡过清圣桥后不再使用,直至如今。
拐杖:化身成吕望生时所用,配合意发并行可幻化成飞龙在天。
竹笛 :化身逃命客时所用,高音如剑,低音迷幻。
七星圣剑:化身为白阳生时所用,和龙泉同为八大名剑,武林中称,剑拔三寸人头断。
黑羽扇:化身为迷中迷时所用,同样可幻化成龙。
宝物:天地人三卷天书
著作:数返真经
诗句:
(一)
回忆迷惘杀戮多,往事情仇待如何,
绢写黑诗无限恨,夙兴夜寐枉徒劳。
(二)
劝君同住爱和乡,爱和万派水渺茫,
和如为贵天心在,何用金光斗剑光。
(三)
恰似前世无缘人,今生再见欲何语,
琵琶急催痛恨别,真情相觅凭此诗。
(四)
人生旅途莫怀仇,如步青云心无忧。
史某愿当和平使,杀我一切万事休。
(五)
舞旗加冠五色绫,一声啼散满天星。
朝中公侯伯子男,五城门外立马听。
(六)
白发苍苍似银丝,如今豪迈胜当时。
有朝一日乘鹤去,一生血汗望归儿。
(七)
人有纵天之志,无运不能自通。马有千里之行,无人不能自往。
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不能也。
(八)
远避迷途退回莲迳反逍遥,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仙子吹箫枯竹节边生双笋,佳人张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九)
乾坤一定不修功,卦卜将来绝对空。
蹙额连思兼叹息,徒然命运不亨通。
史艳文自幼偃文习武,尊儒崇道,自六然法师处习得纯阳真气之后,先天的纯阳体因而大成,史艳文更将真气化为掌法,成就扬威武林的纯阳掌。史艳文亦擅长剑法,取得龙泉剑之后,更是如鱼得水。
除了武艺高超外,史艳文也通晓卜爻之道,懂得如何避难,化解劫数,能在险恶的武林中明哲保身,后来由黄家第三代所发展出来的新一代主角素还真和红云,其行事作风,多少透露着些许史艳文的味道。
史艳文也经常能够感化敌人,对于一些「尚可救药」的歹人,往往会网开一面,为此,史艳文甚至不惜牺,但是对于一些十恶不赦恶棍,手底下却是毫不留情,杀戮不可谓之不重,这一点与霹雳的要角一页书亦有些许类似。
史艳文可以说是七○年代台湾社会忠孝节义的代名词,其大无畏、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现在的观点来看,似乎显得愚昧,但事实上,史艳文其实也会用权谋,只是他「算计」的对象都是一些足以颠覆江湖安危或是侵害国家社稷的恶人或组识,而且从来不牺牲朋友亲人,为了这些人,他甚至可以不惜生命,这种没有自我的精神,可以从目前的超人气角色傲笑红尘身上,看到些许影子。
从各种角度来看,史艳文都可以说是个近乎完美无缺的角色,但也是个有血有泪的角色,在现实社会中不太可能会有这样的人物,但他却可以化身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以炯异的方式重新出现在观众,可以是素还真、红云,也可以是一页书、傲笑红尘,甚至可以是叶小钗或莫召奴,这种「一人多化」的功夫,足以证明了,史艳文真是台湾布袋戏的代名词。
反映的文化意涵
(1)忍的哲学
这里史艳文的行为,像佛陀本生经故事「舍身饲虎」之类的忍辱,或可视为舍离「人相」、「我相」的菩萨行为,故称之「禅师」还差不多。有些特殊的是在此选择「五月五日端午节」为决斗日,因屈原是为国尽忠而死谏,而史艳文却没有特别交代「死谏」之事,虽在「云州大儒侠」与「大儒侠」中,史艳文为国立下汗马功劳,但「朝内奸臣恐其权旁落,说史有叛国通贼之行为,由於路远难以查证,便软禁萱姑为人质,派两名钦差前去调查」或「明皇宠妃商妃对史心存妒意,故向明皇进言恶语,遂使史再度陷入万劫重围之中」或「当今明朝皇上建文帝,听信了兵部尚书齐泰的谗言,说你在边疆,非但没有平定干戈,反而煽惑乌斯藏的臣民和苗族人联台起来图谋不轨,圣上已下旨,要捉拿你的夫人和公子史献忠……」这类奸臣在皇帝身旁谗言并陷之於不义罪名的情节,屡见不鲜,因此,在此巧合「端午节」的日子,或许是以屈原为类比的隐喻(注18)。
(2)男女关系
「云州大儒侠」主角史艳文是源自於「野叟曝言」中的「文素臣」,而在「野叟曝言」中的「文素臣」拥有不少红粉知己成为他的妻妾,而且这些女子都甘心为妾,彼此不嫉妒,就像是旧日所有「大男人主义」者的梦想。
但到了黄俊雄的「云州大儒侠」中,却表现女子「爱之愈深,妒之愈深」的清惑,不但史艳文的元配夫人刘萱姑如此,连对他爱慕的女人之中亦如此,而且这些女人对史艳文的示爱方式亦有所不同。他们之间亦有彼此嫉妒而大打出手的情景,而主角史艳文却似乎从未对这些爱慕者作正面回应,虽然最后亦至少娶了三个妻妾。可能是因为时代转变,现代女性早就难以容许这种三妻四妾的情景而且公开炫跃吧!或许这正可反应黄俊雄心目中的英雄,如果史艳文是个性格有气魄的人物,怎麽不会有女子会去爱慕他呢(注19)?
因此整个来说,黄俊雄把他的道德哲学或人生观简化为「忍」, 虽很通俗,可是还是可以藉着实际的情节或人物,来表这样抽象的观念,包括忍辱、牺牲小我,或者是安然通过「美人关」的考验等,总之就是存着一颗如:不动的赤子之心或良知,而且在环境无论如何恶劣或艰难的情况下,都可以坚持下去或熬下去。
史艳文之所以能够造成风靡全台湾的魅力,不但拜电视台的开播、技艺的改进之外,更因为史艳文忠实的反应当时的社会环境(民国六○年代)、社会心理(只要坚持,就能渡过难关)及社会情形,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一项民间技艺的流传,最重要的是与社会相结合,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