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伊斯兰教建筑》
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著述。作者刘志平。该书32开本,图文并茂,约20余万言。分“绪论”、“建筑实例”和“各种建筑作法综论”等3大部分,比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中国上自唐宋时期,下至近现代各种伊斯兰教建筑的风格、特点以及建筑材料、技术、艺术价值等方面的内容。主要内容集中在“建筑实例”篇,作者把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分门别类列为清真寺建筑、教经堂建筑、道堂建筑、陵墓(拱北、麻札、圣墓)建筑等专章,对各自的建筑年代、历史沿革和建筑特点,都分别参考有关碑刻、典籍、方志等文献加以详细考证,并附有平面和剖面测绘图或照片图例。该书系作者率领考察组于本世纪60年代初深入中国穆斯林地区,对200余座清真寺、道堂和陵墓进行实地考察,并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研究中国建筑史、中国伊斯兰教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书初稿完成于1965年,后经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邱玉兰等有关人员集体进行整理,并征得作者同意,于1985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包括礼拜寺(清真寺)、教经堂、教长墓等几个类型。伊斯兰教大约在唐代传入中国,先后为回、维吾尔、撒拉等民族所信仰。中国伊斯兰教建筑有2个体系:①以广大内地的回族为主的礼拜寺和教长墓(拱北)为代表;②以维吾尔族为主的礼拜寺和陵墓(玛札)为代表。因宗教需要,一般礼拜寺由礼拜殿(祈祷堂)、唤醒楼(拜克楼)、浴室、教长室、经学校、大门等建筑组成。唤醒楼即中亚礼拜寺中的密那楼(Minaret),原是塔形,称密那塔,或按波斯语称帮克塔,为呼唤教民作礼拜的建筑,因为体形高耸,也成了伊斯兰教特有的标志。礼拜殿一定要坐西朝东,这是为使教民做礼拜时面向西方的麦加。寺内装饰不用动物题材,而用几何形、植物花纹及阿拉伯文字的图案。
早期的伊斯兰教建筑,直接采用或深受中亚建筑的影响。如福建省泉州市的清净寺,用灰绿色砂石砌筑高大的穹窿顶尖拱门,礼拜殿横向布置,窗户无装饰,内部有尖拱型壁龛,用阿拉伯文的铭刻等,风格与中亚建筑相似。浙江省杭州市的凤凰寺,建于宋元时期,后经多次重修,礼拜殿内有3个半球形穹窿顶,入口大门用圆拱,两边有小尖塔,显然受到阿拉伯建筑的影响。但3个穹窿顶上面覆盖着传统的八角、六角攒尖瓦顶,说明它又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至迟在明代初年,内地的伊斯兰教建筑从总体布局到单座建筑的形体、结构、用料,均已大量融进甚至接受当地的传统,如讲究纵轴
对称,采用院落布置,增加影壁、牌坊、碑亭、香炉等建筑小品。礼拜殿是主体建筑,体量最大,布置在中轴的最后面,内部空间纵深,用传统的木构架,屋顶用2或3个勾连搭。唤醒楼也做成传统多层楼阁形式。在建筑内部,特别是礼拜殿内部,则采用尖拱,以阿拉伯文、几何形或植物纹加以装饰。
北京牛街清真寺礼拜殿,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结合当地原有的木柱密梁平顶和土坯拱及穹窿顶的结构方式,又吸取中亚的某些手法,而创造出布局自由灵活,装饰和色彩都很丰富的地区民族风格。如建筑布局虽为院落式,但总体无明
确轴线,比较灵活。礼拜殿是横宽形,有后殿(冬季用)和前廊(夏季用)之分,多使用拱券、穹窿顶和尖塔,墙面或穹窿顶多贴蓝绿色琉璃砖。内部多用石膏花饰,木梁柱上施雕饰,密肋顶棚绘彩画,装饰题材为几何图案及卷草花纹或葡萄花卉等。
二、《中国伊斯兰教建筑》
作者: 路秉杰 张广林 ,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5年4月
该书初稿完成于1965年,后经中国建筑历史研究所邱玉兰等有关人员集体进行整理,并征得作者同意,于1985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