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魏格茨在卧病期间,无聊躺在床上看世界地图时,发现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有着惊人相似的海岸线,于是他突发奇想:两个大陆原来是合在一块的,因此经过研究考证提出了版块学说理论。

海洋中央普遍存在一条与海岸大致平行的高地,就象人背后隆起的脊梁一样,所以人们形象地叫它"洋中脊".洋中脊的形状就象翻开的书的书脊,中间凹陷,两侧圆弧状隆起.凹陷的地方海水很热,是由于地球内部的地幔不断涌起的缘故;隆起的两侧是地幔冷却后形成的海底地壳.地幔不断涌起,形成新的地壳,把原先的海底地壳往两边推.两侧的海底地壳每年大约被往外推一到两个厘米,也大约就是拇指甲这么宽的距离.这样不断扩张的新海底碰到大陆板块后,有的插入到大陆岩石板块下面,重新回到地幔里去,就形成了大陆板块旁的海沟;有的骑在大陆岩石板块上面,越推越高,最后形成了山脉、高山,比如珠穆朗玛峰就是。

海底地壳的扩张每年按照大约1.5厘米算,两亿年就推行了大约三千公里,两边推行就是六千公里,正好是大西洋的宽度。

两亿多年前大西洋是不存在的,欧洲、非洲、美洲是连在一起的,正是海底地壳的推移推出了一个大西洋,也正是由于对此的研究、发现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漂移说或者叫板块理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