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福建省罗源县松山镇松山镇位于福州市罗源县,与台湾隔海相望,地处东经119°,北纬2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年总降雨量1650mm,年总日照时数1752.8小时,年平均霜期13天,一年两熟。各类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

松山镇位于罗源湾畔,依山面海,是罗源湾开发区所在地,全镇面积14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14.2%,耕地面1213.13公顷,林地面积3743.87公顷,水域面积4666.67公顷,全镇下设6个居,16个村,总户数8155,总人口3.8万;全镇有35个党支,党员1209人;在职干部、职工81人,是罗源县最大一个乡镇。

全镇拥有中小学22所,其中:中学2所、完小校10所;各类企业厂场56家,其中镇办企业22家;大小水库7座,其中小型水库2座,总库容达534.6万立方;250千瓦水电站1座。

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下同)23.55%,其中工业产值45803万元,比增9.54%,农业产值60000万元,比增59.46%;乡镇企业总产值71505万元,比增12.35%;实际利用外资274.91万元,比增409.1%;工业用电量2900万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增长,财政总收入410.84万元,比增11.45%;粮食总产量78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152元,比增5.3%。

2、吉林省磐石市松山镇松山镇位于吉林省磐石市。面积274平方千米。人口14314人。辖1个社区、10个村:江南社区、安山村、人和村、新民村、石门子村、爱耕村、兴农村、红旗庙村、前进村、东北岔村、富安村。

松山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畜牧养殖、药材种植、林蛙养殖、山珍采集等四项产业实现经济效益230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畜牧养殖业在松山镇有良好的基础。该镇除了加强已具规模的卓越鸡养殖基地、育肥牛养殖基地建设外,还陆续兴建了正方大鹅养殖基地、绿色山猪养殖繁育基地、黄牛合作经营牧业园区、梅花鹿养殖园区。35户正方大鹅养殖户今年出栏10万只鹅,平均每户收入超过3万元。今年,该镇畜牧养殖业实现经济效益超过1000万元。

药材种植在松山镇很有传统。为把药材种植打造成优势产业,该镇联系敖东药业、神奇药业等制药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了药材种植收购意向合同,并成立了药材专业合作社。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目前,该镇药材种植面积超过750公顷,今年创造经济效益500多万元。

松山镇的自然条件很适合发展林蛙养殖。该镇帮助养殖户办理荒山、荒沟承包经营许可证,并免费进行技术培训。目前,全镇72条山沟都已承包出去搞林蛙养殖,每年能创造520万元的经济效益。

松山镇山多林密,山珍资源十分丰富。该镇爱耕村小爱屯的18户农民农闲季节都搞山珍采集。仅此一项,每户农民每年能有两三千元的进账。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山野菜加工厂,使很多农民采集的山珍能就地销售。山珍采集每年能使该镇农民增收300万元。

3、山东省栖霞市松山镇松山镇位于栖霞市区北10公里,距烟台40公里。全镇总面积136.78平方公里,辖52个行政村,人口3.8万。松山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同三高速、204国道、烟栖汽车专用路、张栖路纵贯南北,松十路、松任路横贯东西,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烟台市电力双回路供应与胶东电网输送中枢为松山镇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库容7010万平方公里的庵里水库与泾穿南北的白洋河为松山镇提供了充沛的水源;丰富的黄金矿藏和地势资源为松山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松山钟灵毓秀,历史上名人辈出,道教全真派鼻祖七真人之首丘处机,清朝兵部侍郎郝晋,著名训诂家郝懿行等,皆出于此。松山西侧的胶东第二山——艾山,其山间峦峰叠翠,幽谷跌宕;林泉潺潺,鸟语花香。盛产野味山珍,特产异草奇花,是胶东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之一。

松山镇是栖霞的经济强镇之一,基本形成了以高效农业、工业园区、建材、矿产、旅游为基础的经济格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使松山镇已经初具现代化小城镇的发展规模,2001年栖霞市政府在松山镇的同三高速公路两侧开辟了栖霞第一个工业园区——栖霞科技工业园,使松山镇成为栖霞市最佳的投资宝地。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总人口

35914

18406

17508

家庭户户数

12505

家庭户总人口(总)

35272

家庭户男

17946

家庭户女

17326

0-14岁(总)

6586

0-14岁男

3382

0-14岁女

3204

15-64岁(总)

25616

15-64岁男

13317

15-64岁女

12299

65岁及以上(总)

3712

65岁及以上男

1707

65岁及以上女

200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4576

下辖村

松山村

公山后村

庵里村

赤巷口村

兴利村

朱元沟村

虎龙口村

裕富庄村

龙村村

下紫现头村

上紫现头村

母山后村

郝家楼村

东战家村

枣林庄村

下艾口村

上艾口村

艾山汤村

吕家埠村

北衣家庄村

史家村

留家村

代家村

虎山村

汉桥村

新店村

前铺村

后铺村

东鹿头村

西鹿头村

铺子夼村

大北庄村

东北庄村

南庄村

金山村

金山店子村

金山台村

金山泊子村

河南夼村

南寨村

桑家庄村

东马耳岙村

盘子涧村

上桑树夼村

下桑树夼村

百里店村

豹山口村

山北头村

隋家集村

客落邹家村

客落潘家村

客落王家村

[2]

4、广西玉林容县松山镇松山镇位于玉林市容县西北部,下辖13个村民委员会。全镇有农户10372户,总人口41731人。辖区总面积19.84万亩 ,耕地面积2.08万亩,有林地面积13.28万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0067万元,全镇有乡镇企业324个,年地方财政收入30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98元。主要特产有沙田柚、果苗。

松山位于容县北部,东与县底镇相邻,南与容州镇相连,西与石头镇接壤,北与罗江镇交界,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8公里,是我县北片的中心乡镇。全镇总面积133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429个村民小组,人口4.2万多人;28个党(总)支部,党员949人。

松山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全镇年平均气温21.8°C,年平均积温6883°C,多年平均降水量1650mm;松山镇位于大容山脉北段,大部分属花岗岩丘陵地貌,约占总面积的77%,海拔多在200--300米之间,大致呈北东向分布;土层深厚,土壤中多有机质占55%左右;地表坡度30°以下的面积占总面积的97%,山地利用潜力大。全镇林地面积13.44万亩、水田面积17000亩、旱地面积2076亩;粮食年生产面积3.2万亩,粮食年产量1.33万吨;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6.6%;经济林基地42000多亩,其中沙田柚5320亩、八角12725亩、玉桂7806亩、速生丰产林13000亩、番石榴700亩、果木苗800亩、茶叶400多亩;年末生猪存栏3.8万头,肉猪年出栏1.25万头,年末家禽存栏20.21万羽;规模养殖户192户;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年发电量达950万度;外出务工人员达9160人,镇内企业用工830多人。

松山镇经济不断发展, 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2.87亿元;现有企业21家,工业年总产值11300万元;农业总产值13000万元;财税收入3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

松山镇交通便利,贯穿全镇的容平二级公路正在抓紧建设中,率先在全县实现村村通四级公路目标。教育办学水平较高,镇内设有3所中学,13所小学,现有教师360人,在校学生6453人,办学水平不断改善。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大山口圩镇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城镇常住人口1.5万人;城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备,建有自来水厂、农贸市场、文化设施等;开通了5500多门电话,建有多个联通、移动通讯基站,信息网络覆盖全镇。

松山镇人文旅游景观也十分丰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国著名将领夏威、马晓军、韦云淞故居座落其中;大水自然风光以瀑布、天池、绿茵著称;沙田村木兰塘是中国名果--沙田柚的发源地,集原产地保护、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木兰塘项目富有内涵;三合村兰花远近闻名,别具一格。

5、贵州省紫云县松山镇松山镇,镇人民政府驻地城关,地理坐标东经106005/,北纬25045/。面积178.29平方公里,辖31个村(居)委会,202个村民组,16379户,58635人。该镇是县人民政府驻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辽宁省凌海市松山镇镇政府驻松山,人口3.99万人,面积142.9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松山;32个村委会:松山、水手营子、前甸子、王姓屯、苗家、北壕、大穆、大岭、东沟、梁家、裴单、陆家、水泉、南三道壕、齐家、北三道壕、太平、巧鸟、二十里铺、四道沟、大管、高家、东山、关家、八家子、川心店、丁子沟、方家、贺家、柏家、小管、鲍家。

7、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松山镇松山,因境内北山古代多松树而得名,藏语称密哈山。松山镇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东面毛毛山南麓。东连景泰县,南接永登县,西靠华藏寺镇,西北依东大滩乡,北与古浪县毗邻,面积711.3平方千米。华东(华藏寺—东大滩)公路、天景(天祝—景泰)公路穿境而过。镇人民政府驻营盘咀,距县城16.5千米。镇辖芨芨滩、石塘、滩口、中大沟、阿岗湾、红石、达隆、蕨麻、藏民、松山、鞍子山、黑马圈河12个村民委员会,4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17户、13346人,其中藏族9454人,占总人口的71%。

西北高而东南低,地势平缓,大都处在松山盆地之中。气候干旱,为全县多风区。海拔在2610~356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年平均降水量270毫米,相对无霜期127天。草原面积93.24万亩,草质优良,但草场沙化,植被稀疏。主要畜种有牦牛、马、细毛羊等,2005年,有大小畜6.51万头(只),草原围栏41.06万亩,是天祝县主要牧区之一,也是天祝白牦牛和高山细毛羊生产基地之一。耕地面积6100亩,主要种植小麦、青稞、豌豆、油菜籽等。2005年,粮食总产量87.09万千克,油籽2万千克。森林面积12.3万亩,全部为灌木林。矿产有煤、砂金、大理石等。

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1265.67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81元。

镇设各类学校19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10所,村学7所,在校学生1958名,教职工216名;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3所,医务人员38名。

古迹有明代松山古城、达隆寺、藏民堡子、囊索寺、红石堡等遗址及鱼儿山、地沟梁古生物化石点[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