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洪洋乡位于福州市罗源县中北部,总面积7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共有3500多户,1.5万人。拥有丰富的石材、林木资源,全乡66号、665号花岗岩石储量约3亿立方米,毛竹蕴藏量约300万根。交通便捷,距离城关12公里,距离罗源湾码头20公里。社会保障设施比较健全,特别是县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疗水平闻名周边县区。另外,全乡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也较为齐备。2000年度被评为年度畜牧生产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执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农村扶贫济困工作先进单位。[1]
工业洪洋工业集中区位于洪洋溪北岸,总占地面积400亩,横跨皇万、洪洋、曹营3村,东距福州外港罗源湾码头20公里,区内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是罗源县石材产业重点开发基地之一。 工业集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严要求管理。规划工作由福州创景设计院负责,在完成长廊结构工业集中区整体建设的同时,规划在区内皇万段建设一个大型石材堆放场,在紧邻变电所处建设一个休闲娱乐区,在接近洪王桥段建设一座集办公、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楼,大力架构设施齐备、环境优美的新兴工业集中区。 2集中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0万元,基本完成区内用地征租用平整,2500米通区道路、皇万新桥建设,2500米高压专线架设,主变压器增容扩容等工作,初步形成洪洋溪北岸为石材加工长廊,并通过皇万、洪王、倪洋3座桥梁与县道凤中路对接的格局。集中区吸引了大批客商投资办厂,已落地“富利达”、“华辉”等规模以上石材加工企业17家,固定资产总投资达6000万元以上,成为该乡新型石材加工企业的集聚地。 为了加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和管理,洪洋乡党委、政府还积极制定与省、市、县相对应的系列优惠政策,成立了工业集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矿业秩序和环保整治,全面构筑优良的石材业发展平台,扎实推进规模化、高标准、环保型工业集中区建设。[1]
农业洪洋溪流经厝坪、石塘、曹营、洪洋、皇万等村,形成小小的河谷平原,是该乡的水稻生产区。香菇、烤烟、薯粉为乡农业三大支柱。保鲜香菇远销日本。[2]
行政村辖洪洋、星万、曹营、王认、石塘、秋岭、禄洋、厝坪、穴里、盾后、牛角丘、后洋、樟溪、大园、洋中、车溪、官村、民族等18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2]
历史沿革1965年置洪洋公社。
1984年改乡。
1997年,面积80平方千米。[3]
经济发展依托丰富的石材资源,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石材加工业已成为洪洋乡支柱产业,现有1个石材工业集中区(洪洋工业集中区),全乡共有石材企业92家,锯机410台,年加工石板材4亿平方米,石材业产值占全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以上。农业方面:食用菌、畜牧、果蔬、林竹是该乡的农业四大产业。食用菌实现年生产秀珍菇、鸡腿菇、香菇、蘑菇等500万袋(M2尺);畜牧业主要发展波尔山羊等优质品种,带动群众圈养猪、羊、牛等传统项目;果蔬业着力发展王认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全乡种植台湾蜜桃、脐橙、油桃、蜜柚、橄榄、西瓜等500亩;林竹业共有大目、石塘等2个竹编加工基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