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春亭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先春亭记

宋·欧阳修

景祐三年秋,清河张侯[1]以殿中丞来守泗土。既至,问民之所素病[2],而治其尤暴者。曰:“暴莫大于淮”。越明年春,作城之外堤,因其旧而广之。度为万有九千二百尺,用人之力八万五千。泗之民曰:“此吾利也,而大役焉。然人出于州兵,而石出于南山。作大役而己不知,是为政者之私我[3]也。不出一力而享大利,不可。”相与出米一千三百石以食役。堤成,高三十五尺,土实石坚,捍暴备灾,可久而不坏。

既,曰:“泗,四达之州也,宾客之至者有礼。”于是,因前蒋侯堂之亭新之。为劳饯之所,日“思邵亭”,且推其美于前人,而志后人之思也。又曰:“泗,天下之水会也,岁漕必廪[4]于此。”于是治常丰仓。西门一夹室,一以视出纳,曰某亭;一以为舟者之寓舍,曰“通漕亭”。然后曰:“吾亦有所休乎!”乃筑州署之东城上,为先春亭,以临淮水,而望西山。

是岁秋,予贬彝陵,过泗上。于是,知张侯之善政也。昔周单子聘楚而过陈,见其道秽而川泽不破,梁客至不授馆,羁旅无所寓,遂知其必亡。盖城郭、道路、宾客寄寓,皆三代[5]为政之法,而《周官》尤谨著之,以为御备。今张侯之作守也,先民之备灾,而及于宾客入来,然后私自休焉。故曰知为政也。

先时,岁大水,州几溺。前司员外郎张夏守是州,筑堤以御之。今所谓因其旧者是也。是役也,堤为大。予记其大者详焉。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有《欧阳文忠集》。

【写作背景】时欧阳修以文章名冠天下,在朝中任馆阁校勘。支持范仲淹改革,范以此遭贬,朝中多论救,独司谏若纳认为当贬。欧阳修写信斥责他,其中有“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纳将信递呈皇上,皇帝怒而贬修为彝陵令。赴贬经泗州,应泗州张知州之请,撰写了这篇《先春亭记》。时年欧阳修29岁。

【注释】[1]侯:旧时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称。[2]素病:向来的疾苦、弊病。[3]私我:偏爱我们。[4]廪:粮仓,此处引伸作屯积。[5] 三代:指夏 、商、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