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平坊清真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太平坊清真寺建于1928年前后,距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了。当时的太平坊清真寺名为“清真义学”。

解放初期至1957年的这段时期,太平坊清真义学仍有穆斯林来寺过宗教生活。1958年,兴办工业,被石路街道租用作为工业办公室的办事机构。1960年太平坊清真义学创办大马路民办小学。几经变更,直至1982年归还给苏州市清真寺保管委员会,作为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

清真寺自恢复开放以来,政府多次拨款进行修缮,才有了今天的面貌。1985年政府拨款1万余元,增建了一层新楼。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95年被列入苏州市政府实事工程,拨款50万元进行了以大殿为主体的翻建工程,翻建后的太平坊清真寺大殿上下整体建筑面积650平方米。2001年苏州召开APEC财长会议,市政府拨款近百万元对太平坊清真寺加以全面装修和改造内部设施,礼拜寺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政府又出资为清真寺扩建大殿,还添置更新了音响设备,使宗教活动上了一个档次。

自1982年起,太平坊清真寺成了苏州市伊斯兰教活动的中心,每逢星期五的主麻日以及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皆在太平坊清真寺举行。平时礼拜1~2百人,两大宗教节日,有近千人参加。

清真寺现有2名阿訇,他们的主要任务保证穆斯林群众过好宗教生活,同时还要为穆民做好服务工作。替穆斯林宰鸡鸭;为苏州穆斯林和清真饮食店提供新鲜的有刀口的放心牛肉和家禽;做好穆斯林善后的殡葬工作。

清真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信徒的捐赠(乜帖)。

太平坊清真寺现有石碑共12块,为明清时所立。其中有的是圣谕碑,有的是官府告示,也有的是穆斯林建造礼拜寺捐的款数与名单。这些碑刻对研究伊斯兰教传入苏州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