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地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准地槽(parageosyncline)是美国地质学家舒彻特(Schuchert)于1923年最早提出的术语。一般指在地壳稳定区(地台)内的地槽,是克拉通边缘或内部的凹陷地带。但也有人认为,准地槽是地槽延伸到地台上的沉降带或是地槽未经局部回返的地向斜。沉降幅度大与沉积物巨厚是其特点,它的沉积物厚度大于克拉通内部的同时代盖层岩系,但缺乏正地槽显示的沉积建造序列和广泛的岩浆活动以及强烈的构造变动。“para”为希腊语,“侧”、“旁”、“外”之意。

曾有部分学者称之为内地槽。施蒂勒(Stille 1935年)解释为:克拉通或稳定地区内部的地槽,它是由造陆运动形成的盆地而不是造山带。黄汲清认为:准地槽是地台内部呈条带状延伸的、强烈拗陷的活动带,其褶皱变形、岩浆活动、区域变质作用等方面的强度都远不如正地槽,因之它不是真正意义的地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