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大湖镇乡镇概况

大湖镇别名湖山,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西北部,总面积19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1.9万人,该镇距永安市区11公里,307省道贯穿境内,大湖镇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政工作全优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十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06年入选福建省百强乡镇。
自然资源
大湖犹如聚宝盆,自然资源丰富。现有耕地2.1万亩,林地1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森林蓄积量87.9万立方米。地表可供开发的水电资源达6000千瓦。现已探明:重晶石储量2600万吨,位居东南沿海各省之首;石灰石储量1.4亿吨;还有储量可观的黄粘土、高岭土、膨润土、花岗岩、钾长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国家4A级风景名胜--福建鳞隐石林坐落境内,建材、林竹、旅游为该镇的三大产业。
经济概况
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7.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亿元,农业总产值(现价)1.42亿元,完成一般财政收入930万元。目前,全镇拥有大小企业6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产值超千万元的14家。现有总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的“金银湖”工业园区一个。建立了永安市大湖兴旺养殖有限公司、永安元沙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永安市燕晟木业有限公司、永安市金象木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初步形成建材、林竹、机械铸造等产业的聚集。
农业方面,形成了岭后片2000亩烟叶、大湖片3000亩淡水鱼、新冲片4000亩茶果、增益片5000亩蔬菜“一片一品、四业同步”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发展环境优越,地税、邮电、通讯、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生活设施配套完善。
基础设施
建有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日产5000吨的泉昌自来水厂能满足供应集镇及周边地区工业及生活用水需求。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4])
总人口
18679
男
9900
女
8779
家庭户户数
5134
家庭户总人口(总)
17960
家庭户男
9421
家庭户女
8539
0-14岁(总)
4006
0-14岁男
2138
0-14岁女
1868
15-64岁(总)
13250
15-64岁男
7104
15-64岁女
6146
65岁及以上(总)
1423
65岁及以上男
658
65岁及以上女
76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7000
2.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大湖镇乡镇概况

大湖镇位于连平县东南部,北邻绣缎、东接东源、西依忠信、南与三角镇接壤。境内有一个久旱不干的湖(天井湖),周围土地平坦开阔,因而得名。南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就有人居住。现镇域总面积7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万。
自然资源
境内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耕地资源2.6万亩,尤其适宜发展“三高”农业。2000年,规划3万亩土地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基地。
交通区位
省道中(信)定(南)线四车道贯穿全镇,北通江西、南到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粤赣高速公路互通口和服务区分别设在湖东村、活水村,离镇区不到1公里,大湖是连平地区公路交通主要交汇点之一。
基础设施
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5000门,可通过ADSL快速接入互联网。手机信号覆盖全镇。大湖河上游建有总装机容量7000千瓦水电站,并建有1.5万伏和3.5万伏两座输变电站,供电充足;中游建有年供水量80万吨自来水厂,可满足生活和生产需要。为进一步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镇委、镇政府更加致力于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农贸市场、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得到完善。
乡镇政务
大湖镇还有一个廉洁务实、富有开拓精神的领导集体和一批热情好客、高效率的工作人员;有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和淳朴的民风,更有一套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和优质的服务,为各地客商投资置业排除后顾之忧。花香自然引蝶。完善的配套设施,加上热情优质的服务,使今日的大湖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河源市公路局干部培训中心,也落户在基地。基地内青山依碧水,在朝霞映照下,显现一幅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14323
男
7150
女
7173
家庭户户数
416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206
家庭户男
7049
家庭户女
7157
0-14岁(总)
4357
0-14岁男
2215
0-14岁女
2142
15-64岁(总)
8667
15-64岁男
4381
15-64岁女
4286
65岁及以上(总)
1299
65岁及以上男
554
65岁及以上女
74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3770
3.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大湖镇乡镇概况

海丰县是中国广东省汕尾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海滨,处在惠州市惠东县和汕尾市陆丰市之间。深汕公路、324国道横贯全境。海丰县南临南中国海,沿海多丘陵,西北部群峰起伏,中部则为平原。一月份均温为14℃,七月均温28℃,年均降水量2,382毫米,夏季常有台风,为广东省暴雨中心之一。
交通网络
省道忠定线贯穿全镇;大湖至东源县(船塘)、和平县(良排线)两条县道公路横跨全镇,2005年12月新建成通车的粤赣高速公路纵跨我镇四个行政村,并在湖东村设有Ⅱ级互通出口,形成了“一纵一横”的交通网络,将大湖镇融入了珠江三角洲两个小时经济圈。
行政区域
海丰县的行政区域内有14个城镇,包括:海城镇、黄羌镇、公平镇、平东镇、可塘镇、大湖镇、赤坑镇、陶河镇、联安镇、梅陇镇、小漠镇、鹅埠镇、赤石镇及鲘门镇。
自然资源
矿产:锡、硫铁、钛铁、钨、锆英石、水晶、铝、铌、绿柱石、锰、锑、砷、云母、钼、铜、高岭石、耐火粘土等。
中药材:巴戟、板蓝根、土茯苓、天香炉、蛇舌草等。
野生动物: 穿山甲、苏门羚[来源请求]、猴、鹰、蠎蛇等。
经济概况
农产品:水稻、甘薯、花生、甘蔗、大豆、黄红麻、烟叶等。
海产:沿海有鲘门、小漠等渔港。盛产对虾、龙虾、鱿鱼海马等。
工业:纺织、化工、电力、建材、制糖、服装、手工艺等。
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1亿3千万元人民币。
大湖镇把握改革和发展主旋律,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灯塔盆地商贸重镇”为目标,努力做大做强工业、商贸业等支柱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民人均收入4398元,比去年增长10.1%;税收达到653万元,比上年增长30.9%。05、06、07年度连续三年在全县综合考核排名第一,实现了“三连冠”的工作目标;分别被市、县授予“先进基层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尊师重教先进集体”、“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 省级“卫生城镇”等荣誉称号[2]。
历史沿革
大湖镇原名大湖田,因境内有一个经久不旱的“天井湖”,周围土地平坦、肥沃,故称“大湖”。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就有人居住。居民从江西庐陵迁来。明清至民国时期属忠信区(图)。1952年4月增设大湖区(五区),1958年成立大湖公社,1983年复称大湖区,1987年改为大湖镇。至2006年全镇有总人口2.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3.03%),下辖9个村(居)委会(罗经、油村、活水、湖东、五禾、湖西、盘石、库区和新街社区居委会)。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始建海丰县。1927年11月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称“海陆丰苏维埃”。中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事业
通行海丰话,盛行戏曲剧种为海陆丰白字戏(序号217编号IV-74)和西秦戏(序号191编号IV-47),亦有正字戏(正音戏,序号159编号IV-15,主要分布在陆丰市),都已列进中国国务院2006年发表的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旅游资源
海丰县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革命老区。
景点: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彭湃故居、陈炯明故居、陈炯明都督府、方饭亭等。
特产:草鸡、西坑茶、高螺蚝豉、蚝油、梅陇莲藕、慈菰、荷兰豆、东平蕌头、赤坑乳猪、公平菜脯、牛肉脯。
大湖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3])
总人口
6668
男
3555
女
3113
家庭户户数
1386
家庭户总人口(总)
6625
家庭户男
3519
家庭户女
3106
0-14岁(总)
2497
0-14岁男
1349
0-14岁女
1148
15-64岁(总)
3619
15-64岁男
1926
15-64岁女
1693
65岁及以上(总)
552
65岁及以上男
280
65岁及以上女
272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6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