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鰌尸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史鰌尸谏

史鰌,字子鱼,病且死。谓子曰:“吾不能进琢伯玉(1),退弥子瑕(2)。生不能正君(3),死不能成礼,置尸北堂(4)足矣。”

鰌死,灵公往吊丧,其子具言。公曰:“夫子生而进贤,退不肖,死以尸谏,可谓忠矣。”乃召琢伯玉为卿,退弥子瑕,徒(5)丧正堂,成礼而后返。卫国以治。

注释

(1)琢伯玉:春秋时魏国大夫,有贤名。 (2)弥子瑕:春秋时魏国大夫,无德佞臣,善阿谀奉承。

(3)正君:匡正国君。 (4)北堂:夫人居住的寝食,非正室.按照礼节,人死后应寝于正室,即"寿终正寝". (5)徒:迁移。

(6)不肖:不贤

译文

史鰌,字子鱼,生病到了弥留之际。他告诉他儿子说:“我既不能使蘧伯玉被提拔,也不能使弥子瑕被辞。我活着不能匡正国君(纠正国君的错误),死了又不成礼节,把我的尸体放在北堂就足够了。”

史鰌死后,卫灵公来吊丧,史鰌的儿子把史鰌的这些话具体告诉给了卫灵公。卫灵公说:“夫子活着的时候推荐贤人,弹劾不肖之人,死了还要用尸体来进谏,可以称得上是‘忠’了。”于是(卫灵公)召见蘧伯玉,封他为卿,辞退了弥子瑕,把尸体迁移到正堂,行礼后返回。卫国因此而进入治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