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阿嬷叫

“阿嫲叫”的名称来历阿嬷叫为惠州传统的油炸类风味小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惠州密集的老城区小巷口,常见简单的炉灶支起油锅,以白萝卜丝、虾米、肉粒,和以调好味料的面粉浆,用小网篓舀放进沸油锅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状,外酥内软,有萝卜的清香而不油腻,喷香可口。相传这种风味的起名与老太太有关。惠州人称祖母为“阿嬷”。当年,惠州刚出现阿嬷叫时,油炸香味浓郁,连掉光牙齿的老太太也被香味吸引过来,因此便起名“阿嬷叫”。

“阿嫲叫”的来历是这样的:相传很久以前有小贩在街边卖传统小吃“油炸油糍”,香气飘逸,穿透街坊屋宅,很多嘴馋的小孩就围上来。小贩怕滚油溅出伤了小孩子的脸,就赶小孩子走开,可怎么也赶不走。小贩急中生智,对小孩说:“阿嫲叫你赶快回去!”惠州话里的“阿嫲”是指祖母,祖母最疼孙子,所以小孩子一听就信以为真,跑开了。后来,一有小孩围到油锅前,小贩就会说“阿嫲叫!阿嫲叫!”前来购买的人就以为这种小吃就叫“阿嫲叫”。后来“阿嫲叫”就一直被沿用下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