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liǎn yuàn

《诗.大雅.荡》:"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郑玄笺:"敛群不逞作怨之人,谓之有德而任用之。"后以"敛怨"指招惹怨 恨。

富弼曰:兴利之臣亏损国体,为上敛怨

上曰: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立法而不足以尽事,不可以立法也,盖立法者未善耳。

富弼上疏论治道之要曰:臣闻自古致天下治与乱者,大纲不出用谀佞、谠直之人二端而已。谀佞者进,则人主不闻有过,惟恶是为,所以致乱也。谠直者进,则人主日有开益,惟善是从,所以致治也。臣自离朝廷,退居林下,时亦仰知朝政所为。大率谀佞者竟进于朝,谠直者多处于外,虽有在朝者,盖恐触忤奸佞,亦皆结舌不敢有所开陈。

王安礼谓章惇曰:吾侪今日曰“诚如圣谕”,明日曰“圣学非臣所及”,安得不谓之小人?

富弼曰:今日上自辅臣,下及庶士,畏祸图利,习成弊风,忠词谠论,无复上达,致陛下聪明蔽塞。天下祸患已成,尚不知惊惧改悔,创艾补救。日甚一日,殆将无及,陛下即位之初,邪臣纳说,图任之际,所受失宜,谓能拒绝众人,不使异论得行,然后圣化可运,事功可成。此盖奸人自谋利于苟悦,而柄任之臣欲专权自肆以成己志,遂误陛下放斥忠直,进用邪佞,忠词杜绝,谄誉日闻。去岁朝廷纳边臣妄议,大举戈甲以讨西戎,师徒溃败,两路骚然。当举事之初,执政大臣、台谏侍从苟能犯颜极谏,则圣心自回,祸难自息矣。

又曰;兴利之臣亏损国体,为上敛怨,莫若为场以停民货,造舍而蔽旧屋,榷河舟之载,擅路粪之利,急于敛取,道路嗟怨,此非上所以与民之意。

神宗励精求治,如恐不及,总揽万机,小大必亲御殿决事,或日昃不暇食,侍臣有以为言者,上曰:朕享天下之奉,非喜劳恶逸,诚欲以此勤报之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