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靶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药物靶标是指体内具有药效功能并能被药物作用的生物大分子,如某些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那些编码靶标蛋白的基因也被称为靶标基因。事先确定靶向特定疾病有关的靶标分子是现代新药开发的基础。

选择药物作用靶标要考虑两个方面:

1. 靶标的有效性,即靶标与疾病确实相关,并且通过调节靶标的生理活性能有效地改善疾病症状。

2. 靶标的副作用,如果对靶标的生理活性的调节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的副作用,那么将其选作药物作用靶标是不合适的。

靶标发现与确证的一般流程:

1. 寻找疾病相关生物分子线索: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芯片技术获取疾病相关的生物分子信息,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线索。

2. 对相关的生物分子进行功能研究,以确定候选药物作用靶标。

3. 候选药物作用靶标,设计小分子化合物,在分子、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上进行药理学研究。

4. 验证靶标的有效性。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