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烈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旧译“怯烈”、“凯烈”或“客列亦惕”,也是蒙古兴起前蒙古高原人口众多、势力强盛的重要部落。其名称据说是由于过去有一个首领的7个儿子肤色全为黑色而取得。主要部落有6支:克烈(客列亦惕)、只儿斤、董合亦惕、土别兀惕、阿勒巴惕、撒合亦惕。驻牧地主要分布于肯特山和杭爱山之间的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信奉景教。部落首领常采用突厥语的名字或称号。他们可能是最早西迁的室韦—鞑靼部的后裔。陶宗仪《辍耕录》将其归入蒙古72种中。《元史·槊直腯鲁华传》等将其称为“蒙古克烈(或作怯烈)氏”。《史集》也说,“他们是蒙古人的一种。”“住在斡难、怯绿连(两河沿岸)蒙古人的土地上”。克烈人因与突厥语族部落长期错居杂处,故语言和风俗都深受其影响。

12世纪时已建立初具规模的国家政权。其首领脱斡邻勒(即王罕)还与蒙古部阿速该把阿秃儿结为“安答”,确立了互助合作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