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所谓“般若汤”,即我们说的酒,“般若”就是智慧的意思,般若汤是佛教称呼酒的隐语;同理“水梭花”就是鱼,大概缘于鱼在水中游动,宛如织布梭;“钻篱菜”就是鸡,顾名思义,是因为鸡喜欢钻篱笆的缘故。

僧为什么称酒为般若汤称鱼为“水梭花”称鸡为“钻篱菜”呢?大概是因为佛门弟子戒食酒肉,可是僧为了嘴里不“淡出鸟来”,酒还是要偷着喝,肉还是要偷着吃的,吃了后为了求得心安理得,又要想法对佛祖有个交代,还要提前想好万一被上级领导发现如何应付,于是就有了这些名词的问世。

宋 窦革 《酒谱·异域酒》:“ 天竺国 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廋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段公子》:“三哥尚忆去岁中元,在 姑射山 石室中,与 无一师 饮般若汤、食穿篱菜、唱《柳梢青》,言笑晏晏时乎。”

宋 苏轼《东坡志林·卷二·僧文荤食名》:”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人有为不义而文之以美名者,与此何异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