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杨士宏(卓逊道尔吉),男,藏族,中共党员,1978年3月考入西北民院少语系藏语文专业学习,1982年1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1月毕业留校在民研所从事藏学研究。1986年7月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6年10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2004年3月起任学报主任兼哲社汉文版主编。中国民族艺术硕士研究生点民族艺术方向带头人。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甘肃省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学会会员甘肃省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甘肃基地研究员。

科研项目:

1、藏区习惯与法制建设研究,2000年1月—2004年1月。

2、苯教文献整理研究,2004年1月—12月。

3、甘肃藏区法制建设研究,2002年—2005年。

4、“西部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子课题——西藏自治区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2004年1月—12月。

论文:

1、《试论洮迭藏语的语音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渊源》,《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2、《白马藏族族源辨析》,《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

3、《历代屯田对甘青藏区自然生态和生产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

4、《简介藏族创世史诗——“世巴塔义”》,《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5、《卓尼名僧考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6、《敦煌古藏文残卷“鸦鸣占卜法”译释并探源》,《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7、《白马藏族族源考辩》,《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

8、《卓尼土司制下的几种土地制度遗存》,《西藏研究》1989年第3期。

9、《〈对藏族人名简谈〉一文的补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10、《再考“勺哇”土族》,《西北民族论丛》1984年第2期。

11、《棍噶札勒参在卫拉特蒙古地区遗事述论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12、《Lartse(山神)的底层文化——藏族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

13、《卓尼卓逊杨土司赖以维系的社会基础》,《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14、《蕃音新证》,《西北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15、《察罕呼图克图棍噶札勒参在西藏和地活动的足迹》,《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6、《甘南卓尼社区组织“章尕”的裂变与组合之考察》,《安多研究》1996年第3期。

17、《四十年来甘肃藏学研究综述》,《甘肃民族研究》1994年1期。

18、《勺哇土族考》,《中国土族》1995年第4期。

19、《宕昌羌故地遣俗述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20、《东寺、香根及其相关问题考》,《中国藏学》1997年第1期。

21、《论藏族社发展史上的四次飞跃》,《民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1997年第8期。

22、《选择自然优势调整生产结构》,《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专辑一。

23、《论藏族社发展史上的四次飞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24、《明代少数民族外交使者侯显及侯》,《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5、《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探讨》,《甘肃民族研究》2001年4期。

26、《“卡力岗”人中的藏族文化遗存》,《甘肃民族研究》2002年3期。

27、《吐蕃法律的文化渊源》,《中国藏学》2003年2期。

28、《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4期。

29、《藏汉传统文化相似框架探微》,《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专辑。

30《藏族部落习惯法传承方式述略》,《青海民族学报》2004年1期。

31、《吐蕃法律的文化渊源》,《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10期。

32、《藏区习惯法的文化内涵》,《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3期。

著作:

1、《卓尼杨土司传略》(专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4月出版。

2、《一河两江流域藏语方言汇要》(专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5月出版。

3、《汉藏对照佛学词典》(编著),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4、《从土司到公仆》(专著),中央民大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5、《班玛旺秀传》(专著),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6、《藏族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