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清火丸
拼音名: Niuhuang Qinghuo Wan英文名:
书页号:GKZE─269
标准编号:WS-10120(ZD-0120)-2002
【处方】
大黄240g 黄芩240g 桔梗240g 山药240g 丁香1 20g 人工牛黄0.6g 冰片18g 雄黄120g 薄荷脑9g 蜂蜜(炼)1704g 制成 1000丸
【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的大蜜丸;有冰片香气,味微甜、苦。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20~140μm。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花粉粒三角形,直径约16μm。不规则碎块金黄色或橙黄色,有光泽。 (2)取本品3g,剪碎,加石油醚(30~60℃)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5%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显紫红色。 (3)取本品3g,剪碎,加20%盐酸乙醇溶液5ml,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醚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置氨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4)取木品3g,剪碎, 加硅藻土2g,研匀,加乙醚20ml,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挥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1ml含16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A)。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55:4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60℃减压干燥4小时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1g,精密称定,加70%乙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功率200w,频率50kHz),放冷,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用少量70%乙醇分次洗涤容器和残渣,洗液并入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木品每丸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15.0mg。
【功能主治】 清热,散风解毒。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禁忌】 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封。
【有效期】 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