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语·未尝【拼音】:wèi cháng

【注音】:ㄨㄟˋ ㄔㄤˊ

[词语解释]◎ 未尝 wèicháng

(1) [have not]——加在否定词前面,构成双重否定;不是

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2) [did not]∶不曾

终夜未尝合眼

未尝不叹息。——诸葛亮《出师表》

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未尝识书具。——宋·王安石《伤仲永》

未尝有言。——明·刘基《卖柑者言》

[详细解释]释义:(1).未曾,不曾。

【出处】:《论语·雍也》:“非公事,未尝至於 偃 之室也。” 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陛下为政九年,除执政台谏外,未尝与羣臣接。”

【示例】:《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孺人想着外甥女儿,虽然傍着兄嫂居住,未尝许聘人家。”《老残游记》第七回:“我自从挂牌委署斯缺,未尝一夜安眠。”

释义:(2).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没有。

【出处】:《国语·周语下》:“ 晋国 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 唐元稹《崔弘礼郑州刺史》:“勑:朕读《诗》至於《羔裘》、《缁衣》之章,未尝不三复沉吟。”

【示例】:明 刘基 《季民湖山义塾记》:“今予幸藉先人馀业,以自免於冻馁,未尝不惴惴於吾身。”

释义:(3).用于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使语气委婉。犹并非,未必。

【出处】:《汉书·贾山传》:“又曰:‘济济多士, 文王 以宁。’天下未尝亡士也。”

【示例】:明李贽《答周西岩》:“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者,但自不知耳,然又未尝不可使之知也。”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鲁迅 诚然是一位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家,但未尝没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成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