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益津书院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改建为高小学堂。2006年初,霸州市投资1750万元恢复重建益津书院。
益津书院占地29.61亩,总面积19740平方米,由开放式文化广场、书画院和展厅三部分构成。
文化广场占地9600平方米,设有牌楼、影壁、套方庭、游廊等,地面外铺大理石板材。灯光装饰为晚清民国华灯和王府庭院灯,并设立体音箱。西侧为四柱三楼柱出头牌楼及二柱带跨牌楼。影壁正面及背面分别饰以“千载文风”和“益津八景”(霸台朝阳、老堤晚渡、环城烟柳、堂淀风荷、东庙波光、苑口秋涛、盐池春鸟、北楼山色)浮雕。广场南北两侧建有套方亭4座,中以游廊相连,廊亭为古典木结构建筑、彩绘油漆。
书画院的主体建筑占地面积1694平方米,为北方四合院联体结构,室宇宽敞,装修典雅,功能健全。书院门殿为砖砌基础,由全实木仿古材料构成。院中央镶嵌古霸州城微缩实景再现。四围回廊环绕,并由画家许鸿宾画室、书画家韩文来画室和其它书画创作室等20多个艺术活动室组成。
展厅位于书画院北侧,由广场北侧腰门进入。展厅为钢结构,屋顶、外墙面饰以仿古砖瓦,内部空间面积1269平方米,布展面积可达2500平方米。
在明清两代,霸州就出过众多宫廷画师。清乾隆以后,翰墨名人有崔廷绶、崔恂、李钧、吴楷、蔡振先等人士,其中崔廷绶的书法,乾隆皇帝大为称赞:“其形似鬼、其神似铁、前人无有、后人难学。”后人得其片纸只字,视为至宝。建国后霸州书画界更是人才济济,石文同、王克让、米春茂等一大批书画家脱颖而出。著名国画家许鸿宾受教于齐派李苦禅及其他大师,后自成一家。多取乡野小景入画,或玉米荚豆、或蟋蟀蜻蜓,所绘蝈蝈更是一绝,其爪上毛刺、头上触须、翅上纹理,皆刻画至微至精,遂有“蝈蝈许”之誉。书法家马文鸾楷宗欧柳,行草取“二王”之妙,其楷书纯熟清秀,如出天然,行草骨肉亭匀,柔劲相宜,被国内书界大师誉为“南有周昭、北有马文鸾”。
如今,霸州有近两千名书画爱好者,其中有50余名是省以上书画协会会员。书院建成后将以此为依托,定期举办书画笔会、定期组织名品拍卖、定期进行艺术交流、定期邀请名家讲座,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书画艺术界交流。
霸州益津书院是人们节假日的好去处,文化广场让人们在茶余饭后流连忘返。
益津书院及书画展厅,常年开放,目前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