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称】:沟牙鼯鼠
【拉丁学名】:Aeretes melanopterus
【俗名】:催生
【英文名】:N.Chinese Flying Squ.
【商品名】:五灵脂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未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特有种】: 【濒危等级】:未定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山地森林
【海拔上限】: 【海拔下限】:
【致危因素】:栖息地破坏,种内生物学特点
【保护措施】:
【国内分布】:河北东部兴隆山区、东灵山一带,甘肃、四川(黑水、里县)
【国外分布】:
【物种特征】:上门齿具一直沟,体型中等,体长275-355mm,尾长约与头躯等长。体背面浅黄、灰和黑的混合色。头部较浅,皮翼黑褐色,其边缘灰色,下颌有一黑斑。胸、腹部中间白带有土黄色,尾端黑色。
生境与习性:生活在海拔1000-1500m之间的山地树林中,树栖,夜行性,善攀援,能滑翔。主要以野果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
【种群现状】: 中国特有种,仅发现于不多的几个地方,数量已经很少,已处于濒危。 致危因素 本来就分布狭窄,数量不多。人类活动使栖息地日益缩小。人们捕杀它们为了肉、皮毛和收集粪。京郊山区县农户多饲养此鼯鼠,喂以柏树枝叶,收集其粪便,风干后作五灵芝药材原料,提供给药材收购部门。 现有保护措施 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
四川省将其列入重点保护动物,刑事处罚起点线为8只。有些在本种分布范围内的保护区,可能对保护本种有利, 如河北的兴隆山保护区。 保护措施建议 应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禁止捕杀。其产品贸易应受严格控制。保护已经发现的栖息地、禁止采伐林木和垦荒。应改变目前放任自流状态,对饲养及药材利用加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