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德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雄斯堪德培(1403-1468),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

生平

1443年11月,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领袖斯堪德培领导阿尔巴尼亚人举行了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总起义,11月28曰,率300名骑兵占领克鲁亚, 宣告阿尔巴尼亚公国的光复,得到广大人民和各地公爵的响应。1444年3月,各地公爵建立阿尔巴尼亚联盟,组建了以斯坎德培为统帅的联军,准备迎击前来的土耳其军队。

阿尔巴尼亚人的起义,激怒了好战的土耳其苏丹穆拉德二世。1450年5月,穆拉德二世亲率10万大军前来进攻克鲁亚。此时的斯坎德培联军仅有1.8万人。面对敌强我习的形势,斯坎德培兵分三路:第一路3500人,留守克鲁亚要塞;第二路8000人,由斯坎德培亲自率领,隐蔽于克鲁亚以北的都美尼斯蒂山中;第三路是一批人数不多,但极为精干的小分队,斯坎德培将他们埋伏在土军的必经之路——斯库姆毕河畔。

土耳其军刚刚进入阿尔巴尼亚境内,就遭到阿军小分队的骚扰。土军好不容易才在5月14曰赶到达克鲁亚城下,随后在攻城中又遭到了阿军守城部队的顽强抵抗,没有丝毫的进展。正在这时,一直隐蔽在都美尼斯蒂山中的阿军主力突然冲出,向土军发起袭击。土军顾此失彼,损失惨重。同时,埋伏在斯库姆河畔的阿军小分队又开始截击为土军运送粮草的商队,使土军的后勤供给发生困难。

前线的土军久攻不下,又供应困难,十分焦躁。他们急于寻歼斯坎德培的主力。于是,土军暂停攻城,全力进攻斯坎德培所率的主力军,斯坎德培且战且退,利用阿军本土作战,人地两熟的优势,牵着敌人的鼻子转圈圈。完全陷入被动的土军想打,又找不到阿军主力,刚要修整补充,又遇到阿军袭击。土军就这样一点点被消耗着,不久就由进攻态势被迫转入防御状态。随着冬季的临近,历经了4个月徒劳围城之后,土耳其苏丹不得不下撤军。这时,四面八方的阿军一起杀出,最终将土军击溃。整个战争中,土耳其方在损失两万余人,超过阿军全部兵力的总和。

斯坎德培将游击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敌军不断的消耗,逐渐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最终以有限的兵力,战胜了来势汹汹的敌力,堪称以逸待劳的经典战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