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本科,野古草属数种的通称。
一、【学名】Arundinella hirta (Thunb.) C.Tanaka
【别名】野枯草、硬骨草、马牙草、红眼巴
【分类】禾本科Gramineae,野古草属 Arundinella Raddi。
【分布】我国各地普遍分布,但青藏高原和新疆几乎没有;朝鲜、日本也见。
【用途】本种为劣等饲用禾草,草质粗糙,适口性差,家畜只在饥饿时才采食。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稍粗壮,密被成两行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秆直立,单生,无毛或密生糙毛,或其节密生髯毛。叶鞘或仅边缘具纤毛或全部密生髯毛;叶舌短,干膜质;叶片扁平或边缘稍内卷,无毛乃至两面均密被疣毛,上面基部生糙毛。圆锥花序分枝直立或斜升,大都自基部开始着生小穗;颖卵状披针形,具3-5明显而稍隆起的脉纹,无毛,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2-2/3,第二颖与小穗等长或稍短;第一外稃具3-5脉,基盘无毛,先端无芒,内稃较短,含3雄蕊;第二外稃具不明显的5脉,无芒或主脉延伸成芒状小突尖,基盘两则及腹面的毛长约为稃体的1/3-1/2,内稃稍短。花果期6-9月。
二、【学名】Arundinella anomala Stend.
一作Arundinella anornala Steud.(北京林业大学网页),正误待考。
【别名】硬骨草,白牛公.乌骨草 (广东)
【分类】禾本科 Gramineae,野古草属 Arundinella Raddi。
【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较粗壮,长可达10厘米,密生具多脉的鳞片,须根直径约1毫米。秆直立,疏丛生,高60—110厘米,径2—4毫米,有时近地面数节倾斜并有不定根,质硬,节黑褐色,具髯毛或无毛。叶鞘无毛或被疣毛;叶舌短,上缘圆凸,具纤毛;叶片长12-35厘米,宽5—15毫米,常无毛或仅背面边缘疏生一列疣毛至全部被短疣毛。花序长10-40(-70)厘米,开展或略收缩,主轴与分枝具棱,棱上粗糙或具短硬毛;孪生小穗柄分别长约1.5毫米及3毫米,无毛;第一颖长3—3.5毫米,具3—5脉;第二颖长3—5毫米,具5脉;第一小花雄性,约等长于等二颖,外稃长3—4毫米,顶端钝,具5脉,花药紫色,长1.6毫米;第二小花长2.8—3.5毫米,外稃上部略粗糙,3—5脉不明显,无芒,有时具0.6—1毫米芒状小尖头;基盘毛长1-1.3毫米,约为稃体的1/2;柱头紫红色。花果期7-10月。
【分布】除新疆、西藏、青海未见本种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俄罗斯东部、朝鲜、日本及中南半岛各地也有。
【生境】常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灌丛、道旁、林缘、田地边及水沟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