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郁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平山郁夫

平山郁夫,日本著名画家。以《佛教传来》在日本美术界崭露头角,其后相继以《入涅盘幻想》、药师寺三藏院闭环《大唐西域壁画》等佛教题材的画作,成为日本最顶尖的画家之一。

中文名:平山郁夫外文名:Ikuo Hirayama国籍:日本出生地:日本广岛县

出生日期:

1930年6月15日

逝世日期:

2009年12月2日

职业:

艺术家,画家

毕业院校:

东京美术学校

主要成就:

中日友好使者、文化交流贡献奖

代表作品:

《平山郁夫画集:从西到东》《丝绸之路素描集》

人物生平1930年6月15日生于广岛县。

1945年,15岁的平山郁夫成为广岛原子弹事件的幸存者。

1952年东京美术学校日本画科毕业(现为东京艺术大学,日本惟一的公立艺术大学)。

1975年起频繁访华和举办个人画展。

1984年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1986年被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聘为名誉教授。

1988年,平山郁夫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主要负责抢救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

1989年任东京艺术大学第6任校长。

1990年捐赠100万美元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基金”,资助敦煌学研究。

1992年,他被选为日中友好协会第4任会长。

1994年,平山郁夫捐赠2亿日元,成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

1998年平山郁夫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

2002年,中国政府为表彰他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向他颁发了“文化交流贡献奖”。

2008年7月,平山郁夫就任日中友协名誉会长,继续从事日中友好活动。

2009年12月2日凌晨,因脑梗塞在东京去世,享年79岁。

主要作品『仏教伝来』译:《佛教传来》(1959)(佐久市立近代美术馆蔵)

平山郁夫自传《悠悠大河》

『入涅盘幻想』译:《入涅盘幻想》(1961)(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蔵)

『受胎霊梦』译:《受胎灵梦》(1962)(广岛县立美术馆蔵)

『ガンジスの夕』译:《干湿的稻田》(1970)(成川美术馆蔵)

『画禅院青邨先生还浄図』(1978)(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蔵)

『広岛生変図』译:《奇怪的广岛生图》(1979)(広岛県立美术馆蔵)

『イラン高原を行く』译:《伊朗高原之行》(1995)(ポーラ美术馆蔵)

『大唐西域壁画』译:《大唐西域壁画》(2000)(药师寺玄奘三蔵院壁画)

『悠悠大河』平山郁夫自传(2008)

轶事典故平山郁夫[1]在他的自传中说,自己只是这悠悠大河中微乎其微的存在。即使注定成尘,

日本画家平山郁夫

他这颗微尘的重量也比别人大得多。对于他,政治只是一种手段,而目标,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是全世界再也不要有战争。一直支持他走下去的,是7世纪中国唐代的一个僧人,玄奘。

平山15岁的时候,美国向他的家乡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枚原子弹,平山所在的学校201名师生当场死亡。“烟雾中惶惶不安的人们,血肉模糊,或断了手臂,或失去双脚。但仍在拼力挣扎着要站起来。好像在喊着什么,我什么也听不见。还遇到很多眼球冒出来、挂在腮帮子上的人。我在这惨境中继续跑。向着军需厂,不顾一切地奔跑。”虽然活了下来,但平山郁夫却因遭受核辐射而染上了白血病。29岁时,平山的白血球降到了常人的一半以下。此时,平山郁夫唯一的心愿,就是“临死之前要画一幅令人称心的画,哪怕一幅”。或许真的是上天的启示,玄奘的形象突然出现在平山的脑海,那个僧人,手指前方,满怀希望和使命感。于是,有了《佛教传来》。

此后,平山追随玄奘的足迹踏上了丝绸之路。中国、(前)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伊朗、叙利亚、土耳其、伊拉克……在那个时代,平山郁夫踏破了丝绸之路,走了70余次,行程累计8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20余圈。平山郁夫花费20年心血最终绘成了《大唐西域壁画》。不可思议的是,在艰苦卓绝的常年跋涉中,平山郁夫居然恢复了健康。或许,真的是上天眷顾。上天给虔诚忘我的平山郁夫了一份报偿。但不止于此。对于拯救人类文明,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

1979年,平山郁夫第一次来到了敦煌,写生的同时,开始为敦煌的保护而奔走。中国文物法第一条就规定,中国的重点文物由中国人自己来保护,而他一个外国人,顶着当时繁琐低效的办事程序,为了使敦煌尽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动用了自己在日本和中国所有正式、非正式的关系,最终促成了敦煌合作保护项目。在当时,日本国总理大臣用于这类项目的金额是100万美元,而平山一人就捐赠了200万美元。在平山先生的压力下,日本政府最终援助了1000万美元。这一切,即使在今天,也很少为人知晓。

或许是因为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和恐惧,最终平山郁夫成为了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几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战争冲突地区的历史文物保护,在前南斯拉夫战争毁坏的杜布罗夫尼克旧城区中,在被摧毁的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前,在伊拉克战后被大规模抢掠的古迹上,都能看到平山郁夫奔波的身影。他用他的画作赚来的钱,保护着人类文化史上难以再次复制的遗产。

平山郁夫说,自己没有在爆炸中当场死亡,这些时间都是多活的,应该对此心存感激。虽然身体渐渐在衰弱,想通以后情绪反而高涨起来。特别地,在丝绸之路上“走了近三十次,居然毫发无损,平安返回,堪称奇迹。也可以说命大,但我确实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也是一种使命感的召唤:一定将玄奘的事迹传给当代”。

生命之悠悠大河中,每个人都不过是一粒微尘,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可能你没有受到上天的眷顾,不能熠熠发光,注定转瞬即逝,但在不懈的追求中,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我救赎,都可能让上天改变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