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拱假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传播最广泛的经典假说之一,德国人哈克(W.Hack)和吉利策尔 (G.Gillitzer)于1928年提出。借用巷道顶板岩石的成拱作用,认为长壁采煤工作面自开切眼起也形成压力拱,随工作面不断推进而扩大,直至拱顶达到地表为止。此后,压力拱继续扩伸(图1),在工作面前方煤体内形成前拱脚a;后方垮落岩石上形成后拱脚b。a、b均为应力升高区;工作面则处于应力降低区。支架承受的压力仅为上覆岩层重量的百分之几。底板和顶板一样,也存在相似的压力拱。

压力拱假说能正确解释围岩卸载原因,但未能说明岩层变形、移动和破坏的发展过程以及围岩和支架的相互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