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道速滑运动员、教练李琰,1988年2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举行的第十五届冬季奥运会表演赛上,夺得女子短跑道速滑1000米的冠军,使中国国歌第一次在冬季奥运会上奏响。
李琰,出生在我国冰雪运动之乡黑龙江省,12岁进入少体校接受正规训练,几年后因成绩突出被选入牡丹江体工队。1984年,一场厄运几乎断送了她的运动生命。在一次比赛中,她刚滑完弯道,巨大的离心力将她甩了出去撞在赛场挡板上,左腿膝关节肌肉全部断裂。经抢救后,这位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小姑娘一年后奇迹般地重返冰场。1987年入选国家集训队。同年参加世界锦标赛,夺得全能第十五名。在十五届冬季奥运会上,李琰除在表演赛中夺得一枚金牌外,还夺得两枚银牌,并创造1000米和1500米两项世界新纪录。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获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第一枚奥运奖牌。
2006年带领美国短道速滑队参加都灵冬奥会,队员阿波罗获得男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之后回国,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在亚冬会和世锦赛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正率队积极准备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原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李 琰(1903──1984)汉族,湖北孝感人。保定讲武堂二期毕业。历任上尉营副、少校营长、上校团长、少将旅长、少将、师长、少将副军长等职。解放后任武汉高级步校教员、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工作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主任技师

李琰,女,1962年6月出生,汉族,河北任县人。农工党党员,1983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大生物系,毕业后分配到石家庄市煤矿机学校,任教师;1985年1月调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现任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肿瘤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兼任河北省遗传学会理事,石家庄市医学会遗传学分会秘书长。
从事医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专业,培养研究生(在读)3名。自1985年起从事医学遗传工作,1995年后涉足于分子生物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内外相关杂志上共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1部,卫生部教材1部。获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厅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现世界首报核型一例。参加国家‘八五’攻关课题《高发区食管癌防治工作》和‘十五’攻关课题《高发区食管癌的二级预防》。在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家族聚集性食管癌的候选基因研究》(2004~2006)和国家“863”课题《家族聚集性和散发性食管癌标本的收集及相关基因研究》(2004~2005)中为主研人员。并承担多项省厅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