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战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加快经济改革、促进就业,欧盟15国领导人2000年3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特别首脑会议,达成并通过了一项关于欧盟十年经济发展的规划,即“里斯本战略”,其目标是希望通过鼓励创新、大力推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索面向知识经济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2.0,其目标是使欧盟在2010年前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

“里斯本战略”围绕经济发展、就业、科研、教育、社会福利、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问题,总共制定了28个主目标和120个次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目标是就业率和科研投入。

“里斯本战略”提出以加速经济发展推动就业增长,在中长期内创造3000万个就业机会,争取在2010年把欧洲的平均就业率从2000年的61%提高到70%。为达到这一目标,欧盟积极探索以Living Lab为代表的创新2.0模式,并计划向知识经济全面过渡,把年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到3%。在科研投入方面,“里斯本战略”提出,欧盟各国2010年将把科研投入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0年的1.9%提高到3%。

“里斯本战略”被称为“事关欧盟男女老幼”的“真实的革命”,欧盟虽然致力于推动面向知识经济的下一代创新,并希望通过创新2.0模式的探索赶超美国,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进展缓慢。几年来,欧盟虽已逐步缩小了与美国的创新差距,但在许多方面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2005年2月初,欧盟委员会提出新的“增长与就业伙伴计划”,对“里斯本战略”目标进行了调整,确定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优先目标,到2010年将欧盟的经济增长率提高到3%,并新增600万个就业机会。

2005年3月,欧盟首脑会议正式决定重新启动“里斯本战略”。欧盟各国将根据各自情况确立为期3年的“里斯本战略”实施方案。欧盟委员会将每年发表一份相关实施情况评估报告。经过调整并重新启动后的“里斯本战略”已经开始显现其积极效果。欧盟委员会2007年2月22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欧盟与美国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