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化系统疾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方法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除消化系统本身症状及体征外,也常伴有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症状,有的消化系统症状还不如其他系统的症状突出。因此,认真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常规化验及其他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综合,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

一、病史

病史在诊断消化系统疾病中十分重要。有些消化系统疾病症状突出而体征不明显,其诊断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病史的分析。对待病史首先应着重分析患者的现在症状。

二、体征

全面系统而重点深入的查体极为重要,首先应注意患者的一般情况,有无黄疸及蜘蛛痣,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胸腹壁有无静脉曲张及血流方向,心、肺有无异常。腹部检查更应深入细致,腹部有无膨隆、蠕动波、移动性浊音、压痛、反跳痛、腹肌强直、震水音、肠鸣音;如发现肿块则应了解其部位、深浅、大小、形状、硬度、表面情况,有无移动性、压痛、搏动等。肝脾检查很重要,应注意大小、硬度、边缘、表面及有无触痛。注意勿将乙状结肠内粪块、充盈的膀胱、前凸的脊柱、腹主动脉、肾脏、妊娠子宫误认为肿块。此外,在皮下脂肪缺乏的消瘦者,腹壁上可显现静脉,不应误作门脉高压;腹壁薄弱松弛者可见到肠蠕动波,不应视为肠道梗阻。对消化系肠道疾病、老年患者肛指检查应列为常规,不可忽略。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化验检查粪隐血试验及尿三胆试验均为简单而有价值的检验方法。胃液分析及十二指肠引流对于胃及胆道疾病可提供诊断的依据。肝功能检查项目多,意义各异,应适当选择。细胞学检查对食道、胃及结肠癌的诊断颇有帮助。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如AFP、CEA及CA19-9都有一定价值。自身抗体检查如抗线粒体抗体等对消化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二)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肝、脾、胆囊的大小和轮廓,有助于肝癌和肝脓肿的鉴别,还能显示胆囊结石、脾门静脉内径,胆管扩张,以及肝、胰囊肿和腹内其他包块,检查方法安全易行,对诊断颇有帮助。

(三)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病变,由于亮度大,视野清晰,盲区少,操作灵便,用途日益扩大。纤维胃镜对胃癌早期诊断帮助甚大,由于胃镜检查的应用,30%以上的胃癌可能在早期(指癌组织尚未侵犯肌层者)得到确诊。ERCP对肝、胆、胰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纤维结肠镜可插入回肠,而纤维腹腔镜可帮助诊断肝胰和腹内包块,确定腹水原因。

(四)X线检查消化道钡餐和钡灌肠检查有助于了解整个胃肠道动力状态,对肿瘤、溃疡、憩室的诊断有一定帮助,近来应用气钡双重造影已提高了阳性率。胆管胆囊造影有助于了解胆囊浓缩功能,判断有无结石;经皮肝胆管造影可区别梗阻性黄疸的原因。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对肝脏及其他肿瘤,消化道出血等都有诊断价值。CT和MRI已用于腹内肿瘤的诊断,病人乐于接受。肝静脉及下腔静脉测压及造影,血流量和耗氧量测定有助于柏一查综合症及肝癌的诊断。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 项目日益增多,肝扫描沿用已久,r-照相机、ECT对肝癌等占位性病变可提供诊断依据。近来有人研制用抗肿瘤单克隆抗体标记核素作影像诊断,可帮助诊断肝、胰腺的肿瘤。此外应用放射免疫测定(RIA)还可检测肿瘤标志物或消化道激素,对于消化系统的一些肿瘤和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六)食管压力与活力(motility)及胆道压力测定

测定食管下端腔内压力,对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很有价值。了解食管各段的活力,对诊断和鉴别食管运动性疾病如食管贲门失驰缓症等很有帮助。通过内镜插管胆道测压,对胆道不全梗阻,硬化性胆管炎、胆道闭锁、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的诊断均有帮助。

(七)细针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对慢性肝病的确定诊断是最有价值的方法之一。目前多采用细针抽吸法,极少引起出血的危险。小肠活组织检查,经口腔将小肠活检器送至空肠或回肠(可经内镜引导通过幽门),采取粘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腹泻和小肠吸收不良很有诊断价值。检查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此外,内镜直视下活组织检查、在B型超声引导下进行实质性肿块的细针经皮穿刺活体组织细胞学检查及外科手术活组织检查等,均可作出病理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研究方向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内分泌学、免疫学、酶学等的空前进展,以及许多新尖精细技术的建立,使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病因、发病机理,诊断、防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现在的消化病学已是内科学中一门日臻完善的分支学科。

消化系疾病与全身性疾病关系密切。消化系疾病可有消化道外其它系统或全身表现,甚至在某个时期内会掩盖本系统的基本症状,另一方面全身疾病常以消化系症状为其主要表现或者消化道病变仅是全身疾病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消化专业医师必须具备坚实的一般临床基础。着眼于病人的整体,进行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诊治。

对消化病学的发展起有巨大推动作用的新诊断治疗技术很多。如七十年代以来胃肠纤维内镜的广泛应用,大大地提高了上、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水平;随着新型内镜如电子胃肠镜、超声胃镜的研制成功和推广应用,将进一步发挥其诊断作用。近年来,内镜不仅普遍用于诊断,在治疗上也有新进展,如胃肠道息肉的电凝切术,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及总胆管内取石术,总胆管梗阻的引流术,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及结扎治疗术,消化道出血的电凝、光凝止血,激光治疗消化性溃疡,激光血卟啉治疗贲门癌等都已经或行将起着很好的作用。

肝、胆疾病也是我国人民的常见病。肝功能检查仍是诊断弥漫性肝脏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有些老的肝功能试验特异性差,灵敏度欠佳或其它原因需要淘汰,新的肝功能试验应予建立,如磺溴酞钠因易引直全身过敏反应已被靛氰绿所代替。新的酶及其同功酶的检测如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及其同功酶、转氨酶同功酶、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功酶等的诊断价值在不断探索中。

影像诊断是近年发展很快的一门学科。它将明显改善肝脏局限性占位性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如肝脏的超声波显像诊断技术,由于其对肝组织分辨和明显提高,且操作简便,不损伤人体,应用愈来愈广,发挥作用也愈来愈大。新一代的电算机断层X线摄影检查,在肝脏病的诊断中已在迅速推广中,必将成为重要诊断手段之一。继电算机断层X线摄影检查又一重大新的诊断技术磁共振,对人体无放射作用,且不需造影剂也可有明显的对比,人体中某些生化差别有时也可从核滋共振图像上的密度对比中反映出来,因此可能比CT优越。当然,磁共振在肝、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作用尚待继续研究才能作出全面的估价。

放射免疫测定法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而可用以测定人体内仅含10-12克分子/毫升水平的微量物质,如激素、抗原、抗体、生物硷及药物等,大大地促进消化系疾病的诊断及病理生理研究,如胃泌素、肠血管活性多肽、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等的测定,对这些激素的临床意义及其激素肿瘤的诊断已起了很好的作用。我国在七十年代中就用放射免疫法、火箭电泳法检测甲胎蛋白普查肝癌,由此发现了一批小肝癌及亚临床肝癌病例,得到了早期手术,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放射免疫法必将应用于其他肿瘤相关抗原的检测上,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核心、e及delta抗原、抗体等,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机制研究中也已经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资料。正在研究开发中的生物素一抗生物素酶联免疫测定法,其灵敏度可与放射免疫法相比,有可能代替后者而得到推广应用。

从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因重组、分子杂交及探针技术,已可用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多聚酶及动物肿瘤的癌基因。若人体胃肠癌也有癌基因的存在并能分离成功,此项新检查术将很快转为临床应用,并将进一步完善某些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与理论认识。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年来对它的研究虽有许多发展,但对其疾病发生学仍然没有十分了解。近年来,从前列腺素与胃粘膜保护,胃泌素、生长抑素等胃肠激素,遗传因素、应激及幽门螺杆菌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其发病机制,对消化性溃疡的防治将有改进。

近年来胃癌的防治研究工作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进行针对胃癌病因而采取预防措施,必须深入进行胃癌病因、发病机理和加强胃癌前期病变的研究。要进一步证明硝酸盐还原菌、真菌及N-亚硝基化合物的致胃癌作用。此外,胃癌相关或特异抗原的分离,针对相应抗原的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可能有助于胃癌防治。

要重视和加强肠病的研究。肠道疾病特别是小肠检查方法目前尚不够完善。新的检查方法除小肠镜检查及小肠盲目活检已有开展外,肠道免疫反应、小肠细菌繁殖及肠道吸收病理生理是今后要研究的课题。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既要依靠药物,也要重视一般措施,包括适当的休息,平衡而营养丰富的饮食。在康复阶段,应当合理安排生活,逐步作些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必须掌握各种药物治疗的指征,副作用和禁忌证。要选择效高、副作用少、价格便宜、服用方便的药物。不要滥用药品,要认识到药品总有副作用,有些药品还较严重,可加重肝脏代谢负荷过重。对各种可引起消化疾病副作用的药物,要熟悉其性能,避免或谨慎使用。

近年开展的一些新药物或疗法如新型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去氧鹅胆酸与熊胆酸治疗胆结石,静脉内高营养疗法的应用等丰富了消化疾病治疗手段,消化系某些疾病或其并发症,常须手术治疗,内外科医师的密切协作,常是取得有效治疗的关键。

中医的“脾胃”,从其生理功能和临床表现来说,近似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对有些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常优于单用西医治疗,应该积极采用,如清胰汤之治疗急性胰腺炎,排石汤治疗胆道结石等是很有效的。

以上虽然列举了一些方面,也不足以概括消化疾病防治研究及今后发展的全部内容。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发病很高,应当受到重视。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胃癌、食道癌、肝癌大肠癌等,它们的早期发现还有很多困难,与肝癌发病相关的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迄今对它的预防、治疗不够满意,这些疾病无疑应是重点研究和解决问题之一。

第一章 总论

消化系统是由食管,胃肠,肝,胆囊和胰等器官所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器官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第一节 病因和分类

病因

分类

一,食管疾病

二,胃十二指肠疾病

三,小肠疾病

四,大肠疾病

五,肝胆疾病

六,胰腺疾病

七,腹膜,肠系膜疾病

第二节 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一,吞咽困难

二,烧心

三,厌食或食欲缺乏

四,恶心,呕吐

五,嗳气,反酸

六,腹痛

七,腹胀

八,呕血,黑粪

九,腹泻和里急后重

十,便秘

十一,黄疸

主要体征

一,望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五,直肠指诊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

病史

病史是诊断疾病的最基本资料,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的影响.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尤其是触诊检查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但也绝不要忽视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化验检查

1,血常规

2,粪便检查

3,肝功能检查

4,腹水检查

5,淀粉酶测定

6,胃液分析

7,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8,肿瘤标志物测定

9,免疫学检查

10,活体组织和脱落细胞检查

二,内镜检查

三,χ线检查

1,腹部平片

2,χ线钡剂检查

3,χ线胆囊和胆道造影

4,血管造影

四,超声检查

五,放射性核素检查

六,磁共振显像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防治

一般治疗

一,饮食与营养

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一,针对病因或发病环节的治疗

二,对症治疗

手术或其他治疗

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是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烧心,反酸等症状和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组织的损害.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抗反流机制减低

1,食管抗反流屏障减弱

2,食管对反流物质清除能力下降

3,食管粘膜的屏障功能下降

二,反流物对食管粘膜的破坏作用

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

临床表现

一,烧心和反酸

二,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

三,其他

实验室检查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药物治疗

1,抑酸药

H2受体拮抗剂

PPI类

2,抗酸药

3,促进胃动力药

三,手术治疗

四,并发症治疗

第三章 胃炎

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症

第一节___ 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

分类

按病理程度:

1, 急性单纯性胃炎

2,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按病变部位

1, 胃窦炎

2,胃体炎

3,全胃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理化因素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二,生物因素

三,应激状态

四,临床表现

表现为上腹饱满,隐痛,食欲减退,嗳气,恶心,呕吐,呕血和黑便.

诊断和鉴别诊断

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不难,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

防治

腹痛用解痉药:阿托品 0.5mg iH

剧烈呕吐者:胃复安 10mg im

第二节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因素

十二指肠液反流

其他

临床分型

一,慢性胃窦炎

二,慢性胃体炎

临床表现

病程迁延,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

常见症状为上腹不适,疼痛,以进食为甚,同时伴有反酸,嗳气,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可有消化道出血.

体检为上腹部压痛,出现贫血

实验室检查

诊断

病史,临床症状可供诊断,确诊有赖于胃镜及粘膜活检.HP检测可确定病因.胃泌素增高有助于A型胃炎的诊断

治疗

对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可用克拉霉素,羟氨苄P.G,甲硝唑

第三节 胃炎特殊类型

一,急性腐蚀性胃炎

唇,口和咽部粘膜接触腐蚀剂后,可产生不同颜色的灼痂,硫酸为黑色痂,盐酸为会棕色痂.

二,急性化脓性胃炎

三,巨大肥厚性胃炎

1,Menetrier病

2,肥厚性高酸分泌性胃炎

第四章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病因

胃十二指肠的侵袭因素与粘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便发生溃疡.

Gu主要是防御/修复因素减弱,Du主要是侵袭因素增强.

侵袭因素包括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二,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胃蛋白酶对消化道粘膜,自身消化道粘膜的自身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最终条件.

三,非留体抗炎药:以NSAID最为明显

四,其他因素

1,与遗传有关

2,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3,应激和心理因素

4,吸烟

5,年龄,性别,地区,职业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有三大特点

1,慢性病程

2,周期性发作

3,节律性疼痛

一,症状: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

多数病人有轻或中度剑突下持续疼痛,进食或服用抗酸药可缓解.约2/3的病人呈节律性.

二,体征:活动期可有上腹部局限性轻压痛,Du压痛点稍偏右.

三,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1,无症状性溃疡

2,复合性溃疡

3,幽门管溃疡

4,球后溃疡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幽门螺杆菌检测

二,胃液分析

三,血清胃泌素

四,χ线钡餐检查

五,胃镜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可作出初步诊断.χ线钡餐检查和内镜检查可确定诊断.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二,胃癌

三,胃泌素瘤

四,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并发症

一,消化道出血

二,穿孔

三,幽门梗阻

四,癌变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一)根除HP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500mg,阿莫西林500~1000mg(甲硝唑400mg)

(二)中和胃酸及抑制胃酸分泌

1,抗酸药:氢氧化铝

2,抑制胃酸分泌:

西米替丁400mg Bid

雷尼替丁150mg Bid

奥美拉唑20mg

(三)保护胃粘膜

三,手术治疗

预后

预防

第五章 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上皮,临床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高约2/10000,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为40~60岁.

病因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二,与饮食有关

三,遗传因素

病理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早期

2,进展期

3,晚期

二,体征:中晚期病人上腹部可触及肿块,常在上腹偏右,大小不一,质硬,表面呈结节状或凹凸不平,常可移动,有压痛.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检查

二,粪便

三,胃液分析

四,χ线钡餐检查

五,胃镜检查

诊断:χ线钡餐检查及胃镜检查为确诊的主要手段

治疗

一,手术治疗

二,内镜下治疗

三,化学治疗

四,其他治疗

预后

第六章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起病慢,症状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以青壮年多见.

病因:与感染,遗传,免疫及其相互作用有关.

病理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一)消化系统症状,主要为腹泻与腹痛

1,腹泻

2,腹痛

3,其他症状

(二)全身症状

二,体征

轻症病人有下腹部或左下腹部压痛,部分病人触及痉挛或肠壁增厚的乙状结肠或降结肠.

重型和暴发型的病人可有腹胀,腹肌紧张,腹痛压痛及反跳痛.

临床分型

1,轻度

2,重度

3,中度

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

二,粪便

三,结肠镜检:最有价值

四,χ线

诊断

根据慢性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症状,反复粪便检查无病原体,结合内镜表现或钡灌肠所见,排除结肠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疾病可确诊UC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水杨酸制剂

急性期:SASP 1g gid

缓解期:SASP 1~2g/d

三,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200~300mg/d 静注

地塞米松:5~15mg/d 静注

泼尼松:30~60mg/d 口服

四,硫唑嘌呤 1.5mg/kg

五,其他:对症治疗

六,手术治疗

预防

第十章 肝硬化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肝细胞广泛坏死,再生,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有肝细胞再生结节及纤维间隔形成,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肝变形,变硬.

病因

一,病毒性肝炎:主要由乙肝或丙肝引起.丁肝也可以引起.

二,酒精中毒

三,血吸虫病

四,化学毒物或药物

五,胆汁淤积

六,循环障碍

七,代谢紊乱

八,营养不良

九,非酒精性脂肪肝

十,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

一,代偿期:症状较轻,可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上腹不适,隐痛等.

二,失代偿期

(一)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消瘦,疲乏无力,面灰暗或黝黑,皮肤干枯粗糙或出现水肿,多发性N炎,低热,口角炎,面部小血管扩张,夜盲.

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上腹饱胀不适,恶心,腹泻,腹胀,鼓肠.

3,出血倾向及贫血.

4,内分泌失调

(二)门静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1,侧肢循环的形成表现为

(1)食(管)道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2)腹壁静脉曲张

(3)痔静脉曲张

2,脾大

3,腹水形成

(三)肝触疹

早期:肝大,表面平滑,压痛

晚期:坚硬,缩小,表面呈结节状

并发症

一,上消化道出血

二,肝性脑病

三,感染

四,电解质紊乱

五,原发性肝癌

六,功能性肾衰竭

七,肝肺综合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尿常规检查

二,肝功能

三,免疫学

四,腹水

五,B超

六,χ线

七,胃镜

八,肝穿刺

九,腹腔镜

诊断

一,有肝炎史,酗酒史

二,有肝功能减退临床表现

三,早期肝肿大,质硬

四,有门静脉高压征

五,肝功能异常

六,B超或CT符合肝硬化图像

七,肝活检有假小叶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二,支持疗法

三,抗肝纤维化药物:秋水仙碱 1mg gd (5日/周)

四,腹水的处理

1,限制钠盐摄入:每日1.5~2.0g,水不超过1000ml.

2,利尿剂的应用:螺内脂20~40mg p.o,速尿20mg p.o.

3,腹腔穿刺放液:4000~6000ml/次.

4,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五,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

六,并发症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

2,继发感染

3,肝性脑病

4,肾功能衰竭

5,脾功能亢进

七,肝移植手术

预后

第十二章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亦称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表现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病因

大部分肝性脑病由各肝硬化引起,其中以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见.

临床表现

一期(前驱期):有轻度性格和行为(改变)异常

二期(昏迷前期):上述症状加重,以意识错乱,行为及睡眠失常为主.

三期(混睡期):以混睡,神志不清,精神错乱为主.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任何刺激都不能是病人苏醒

诊断

一,有严重肝病及广泛侧支循环

二,有肝性脑病的诱因

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血氨增高,朴翼样震颤,肝臭.

四,意识障碍,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

五,B超,CT及脑电图改变.

治疗

一,消除诱因

二,饮食

三,减少肠内有毒物质的生成和吸收

四,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

五,拮抗假神经药

六,肝移植

预后

第十四章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部位的出血,其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呕血和黑粪.

病因

一,食管疾病

1,食管炎症

2,食管癌

3,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二,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1,肝硬化

2,门静脉阻塞

3,肝静脉阻塞

三,胃与十二指肠疾病

1,消化性溃疡

2,炎症

3,急性胃粘膜病变

4,肿瘤

5,上消化道其他疾病

四,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疾病

1,胆道出血

2,胰腺疾病

五,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

2,血管疾病

3,其他

临床表现

一,呕血与黑粪

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三,发热

四,氮质血症

诊断

根据呕血,黑粪和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红细胞记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下降的实验室改变,可作为上消化出血的诊断.在临床诊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出血程度

二,判断是否继续出血

三,判断出血原因,部位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一)休息

(二)密切观察病情

二,积极补充血容量

三,止血措施

(一)三腔气囊压迫止血

(二)止血药物

1,血管加压素:20u加入5%G.S滴注.

2,生长抑素:奥曲肽0.1mg+10%G.S iv.

3,组胺H2受体拮抗剂

西米替丁200~400mg g 6h

雷尼替丁50mg g 6h

奥美拉唑 40mg g 12h

4,其他:安络血

(三)内镜直视下止血

(四)局部用药:去甲肾上腺素8mg+冷生理盐水100cc注入胃中

四,手术治疗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在消化过程中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形式。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