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玮德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方玮德

方玮德,字重质。新月派诗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出生,安徽桐城人,出身书香门第,是桐城派大家方苞的后人,11岁丧母,祖父方守敦亲加垂教,为其打下坚实的古文根基。稍长,进入桐城中学,兼学英文。

其父方孝岳、表兄宗白华、九姑方令孺,都是著名学者诗人,因此从小打下良好的文学基础。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外国文学系读书,专攻英国文学。

1929年起在《新月》、《文艺》、《诗刊》等期刊上发表诗歌,颇得闻一多、徐志摩赞赏,成为新月诗派的后起之秀。

受徐志摩诗歌理论的影响,开始用新格律写诗,并与陈梦家等诗坛新秀一道,在南京结成小文会,相互切磋,其诗歌创作由此进入盛期,逐渐形成清纯轻灵、韵律和谐的风格。其诗风轻灵飘忽,凝重中显出温柔。

他与陈梦家同题唱和的长诗《悔与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当时一代青年人不满于社会的沉郁、焦急和愤懑的情绪,引起青年人的热烈反响,是一首富有社会意义的诗。《海上的声音》与《幽子》最著名,此外,《秋夜荡歌》、《微弱》等诗,亦称誉一时。

1931年,方玮德大学毕业后,赴厦门集美学校任教,并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翻译。其兴趣虽由写诗转向治明清史,然这时期的诗较之以前更显成熟,更富个性,读者从中可感到青春和生命的张扬。其代表作有《我爱赤道》(第二稿》等。

1932年参与创办文艺刊物《灯塔》,出二期而止。

1933年病倒厦门,1934年暑期到南京,不久赴北平,

1935年5月9日,因肺病逝世,年仅27岁。

1936年,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出版《玮德诗文集》,收入其大部分作品。

[著作书目]

玮德诗文集 陈梦家编,1936,上海时代书局(在此之前出版过《玮德诗集》、《秋夜荡歌》(诗集)、《丁香花诗集》,出版时间地点不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