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Kwun Tong(旧称官塘)是香港观塘区的主要部份,位于牛头角东南,蓝田西北,是九龙最大的工业区,也有一些住宅大厦。
历史
观塘最早历史记载可以追寻至南宋。当时观塘一带建立了一个官方盐场,名为“官富场”,并由盐官主理,是当时东莞县内四大盐场之一。南宋孝宗隆兴元年 (1163年),“官富场”产盐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废置,后来因盐产量回升才恢复设置。
元朝时期,“官富场”被改为“官富巡司”,于明朝时则被改为“官富巡检司”。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济位于台湾的郑成功政权,因此实行迁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内地迁界五十里,盐场亦因而被废置。虽然迁界令于康熙八年 (1669年)取消,但由于迁来的居民不熟煮盐,盐场无法恢复昔日的规模,其后最终也被废置。
这个盐场为该地区带来“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称之为“官塘”(官富盐塘的意思)。1953年至1954年起,港英政府开始发展该地区成为香港主要工业区,开始使用“观塘”一名。1979年,香港地铁通车,并设“观塘站”,使观塘成为该区的最普遍称呼。
规划
1950年代之前的观塘乃一个颇为荒芜的海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部份由中国南下的厂家开始在观塘设厂,于是1954年香港政府于观塘对出海面展开填海工程,腾出土地予厂家,并于1957年完成。填海部分(即观塘南部)作为工业用途,变成观塘工业区,而工业区的北面则发展为住宅区,包括秀茂坪。初时观塘工业区只设有架空电线,1960年才改为地底电线。
随著观塘的人口越来越多,不少公共屋邨都在观塘落成,包括牛头角邨、蓝田邨、秀茂坪邨等等,而秀茂坪山上更有顺利邨等一众屋邨的兴建,称为“四顺区”。1970年代观塘随著工业的发展而带来大量车流,香港政府便兴建了地铁观塘线,于1980年代通车。
踏入1990年代,随著制造业“日落西山”,大量工厂空置,观塘地铁站附近一段部分改建成商业大厦或货仓,但沿海一段则大多空置。而观塘不少住宅大厦亦日趋老化,其中牛头角村、蓝田村、秀茂坪村等公共屋村全部重建。其他私人住宅亦是一样,故此在1998年年初,土地发展公司(即今市区重建局)提出建议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但仍未实施。到了2005年11月,市区重建局宣布成立观塘分区咨询委员会,准备落实方案。而房委会亦发表,希望于油塘社区发展类似太古城的综合式社区发展,以配合居民的生活所需。
房屋
观塘区的住宅发展主要为公共房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只有约百份之三十为私人楼宇。由于本区发展的历史久远较旧的屋宇都被新建房屋取代。蓝田邨于九十年代被清折,以新型公屋取代。最近,市建局亦发表观塘裕民坊的重建计划,重建日久失修并楼龄高的大厦。
医疗
观塘区内只有一间附急症室设备的基督教联合医院提供。此外区内 亦有长者健康中心、妇女健康中心、胸肺科诊所、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皮肤科诊疗所、牙科街症服务诊所、学童牙科诊所、社会卫生科诊所各1间;母婴健康院 与美沙酮诊所各2间、及3间学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评估中心。
教育
区内有56间幼稚园;48间小学;32间中学;4间特殊学校;3间成人教育中心;1间医院学校。为配合秀茂坪及油塘新发展区,均以预留位置兴建更多学校 。
社区及康乐设施
观塘区内社区及康乐设施林立。设有9座社区中心/会堂,8座室内运动场,17个大型公园及游乐场,1座标准泳池,1座嬉水池泳馆。民政事务处辖下的9个社区中心分布在观塘8个分区,包括历史悠久的观塘社区中心及最新的便是茜草湾邻里社区中心。
交通及运输
观塘区主要有两大交通运输网络。包括地下铁路观塘线及巴士;而区内的交通则由公共小型巴士及专线小巴辅助。东区海底隧道亦提供快捷的方法前往港岛区。
工商发展
观塘区内的主要工业区为九龙湾和观塘。基于工业转型工业北移,部份工业大厦单位均改装为写字楼用途。而创纪之城项目亦为区内带来焕燃一新的局面。
观塘区-自然地理

观塘地形
观塘区位于九龙半岛的东面,北望狮子山,南临鲤鱼门,东连飞鹅山的蜿蜒山径、西接旧机场跑道以北的海岸。面积11.26平方公里。
观塘区包括观塘市中心、牛头角、九龙湾、秀茂坪、蓝田、油塘等地方。
观塘气候
香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三月至五月中旬是春季,平均温度是23°C,温暖潮湿、毛雨有雾。五月下旬至九月中旬是夏季,温度可高达33°C,炎热潮湿间有骤雨,是台风季节。秋季由九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平均温度是23°C,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温度和湿度最为适宜。冬季始于十二月下旬至二月下旬,虽无雪,但寒冷及十分干燥。而秋冬季节最适合到香港观光。
人口与民族人口状况
观塘区是本港最大的行政区之一,土地面积约有1,130公顷,人口则达58万人左右。
风土人情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观塘区-风景名胜名胜古迹游:茶果岭天后庙、茶果岭求子石、牛池湾三山国王庙、香港历史档案大楼、魔鬼山炮台、鲤鱼门许愿树、鲤鱼门天后庙、大王爷庙。
怡人风景区:鲤鱼门灯塔、蓝田公园、奕信径第三段、鲤鱼门夜景、康宁道公园、观塘码头海滨。
开心购物街:德福广场、家俬店、汇景广场、淘大商场、海岸商贸区开仓商铺、裕民坊、创纪之城5期APM、物华街、牛头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