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香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牙香树(Aquilaria sinensis),又名蜜香树、土沉香、女儿香及白木香,盛产于华南,包括海南、广东、广西、台湾、云南,与南洋出产的品种(Aquilaria agallocha)亲缘甚近,但不完全相同,故前者为称土沉香,后者称为沉香,由于前者产量少,故亦以前者较为矜贵。牙香树高约10米的中等乔木,树干灰色,小枝及被细小及柔软的毛。叶呈卵形及短柄,长约7厘米。叶面有革质,故底面光亮。长有黄绿色细花且有微香。每年5月聚生成簇由枝叶末端及叶腋生出,结成木质蒴果、扁及如卵形,长2.5厘米及长满灰色短毛,成熟时转成黑色。

土沉香是香港原生稀有的双子叶植物。因为树脂带有香气,被制成岭南名贵的香料,在宋朝时,在沙螺湾和沙田被大量种植作为经济树,且具有药用价值。由于土沉香在中国内地遭到任意砍伐,因此属于易危品种,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树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