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纳森·利特尔(Jonathan Littell),1967年10月10日出生于纽约,美国犹太裔作家。他的父亲罗伯特·利特尔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当过新闻记者,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迁居法国。
利特尔三岁迁居法国,13岁回到美国,接受教育。
1992年,利特尔辗转来到波斯尼亚,在那里他投身非营利性“反饥饿”组织,积极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运动。他说,写作《善良者》的念头,正是起源于自己在车臣和波黑与一些非政府组织人员一起工作的经历。
2006年11月6日,利特尔凭小说《善良者》(又译《仁人善士》)(Les Bienveillantes)获得法国最大的文学奖龚古尔奖,而一个多星期前该书刚刚获得了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
利特尔精通多国语言,他之所以用法语来写作《善良者》,是因为他崇拜的文豪都是用法语写作的作家。该书的写作仅用了四个月,但利特尔说他准备了五年,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
《善良者》是乔纳森·利特尔的处女作,这部用法语写作的长达80万字的长篇巨著创下了法国文坛的多项奇迹,它不但畅销欧美,在法兰克福书展以天价卖出了多语种的版权,还先后入围法国六大文学奖,并一举夺得两个大奖,这在法国当代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龚古尔奖评委会主席夏尔-鲁说:“面对这样的巨著,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尽管争论激烈,但评选得很好。”秘书长迪迪埃·德库安则在投票后说:“我只有一句话:这是一本非常非常伟大的书。”
《善良者》写的是一个前纳粹军官的忏悔,利特尔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回忆了纳粹的种种令人发指的罪行和发生在集中营里的悲惨往事。小说的主人公叫玛克斯·奥,他从俄国前线到柏林后方,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到达豪集中营,目睹甚至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屠杀,见证了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普通百姓的命运。战后,他由于身份错位,被纳入法国国籍,逃脱了军事法庭的审判。小说详细而生动地再现了战争的恐怖,分析了人性的弱点。
利特尔站在一个貌似公正的立场上,他的笔锋并没有针砭和原谅之意,而是在冷静的叙述和回忆中,记录了每个人的道路和时代的变迁。他就像一个解剖医师,用锋利的刀刃来剖析战争这个动物,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小说以纳粹分子作为主人公,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