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桂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2-1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杜桂娥 女, 副教授 ,1959年12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

1984年7月从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就职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从事哲学原理、社会学、西方哲学史、社会学思潮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至今。并担任大连市哲学学会理事,以及辽宁省哲学学会会员。

主要科研成果:

一、编著及参与编写的著作主要:

1 、朱志君 杜桂娥著《马克思主义哲学述论》 2001年8月全国高协资助,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香港教科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2 、参加编写教育部师范司组织评审的《哲学专题》2001 年 9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3 、参加编写《世界著名思想家传》 2000 年 1 月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4 、参加编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6 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5 、参加编写《中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3 年 7 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参加编写的教材主要:

1 、副主编《西方哲学史教程》2001 年 6 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2 、参加编写《哲学原理》 2000 年 4 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3 、参加编写《欧洲哲学史教程》 1993 年 8 月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4 、参加编写教育部师范司评审的《西方哲学史》 2001 年 5 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5 、编著《哲学基础理论》 2004 年 3 月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发表的主要论文:

1 、 “ 人的个性浅议 ”1994 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四期;

2 、 “ 建立健全厂长经理权力制约机制 ”1995 年 7 月 19 日大连日报理论版

3 、 “ 分权制衡理论的批判与借鉴 ”1995 年 12 月《吉林大学学报增刊》;

4 、 “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述要 ”1995 年 12 月《社会主义研究》;

5 、 “ 邓小平两手抓战略方针的哲学思考 ”1997 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 5 期;

6 、 “ 邓小平党政关系思想新论 ”1997 年 12 月《社会主义研究》专刊;

7 、 “ 精神文明建设的六种力量 ”1998 年 8 月《领导广角》;

8、“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探索” 1999 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一期;

9、“论正确处理教学交互主体性关系的基本原则” 2000 年《教育科学》第一期;

10、 “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探究” 2000 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 5 期; 2001 年《新华文摘》转摘。

11、 “ 论创新教育的人文向度 ”2002 年《中国当代教育杂志》第 8 期;

12、 “ 构建立体开放式的哲学教学新模式 ”2002 年《中国当代教育杂志》第 12 期;

13、 “ 构建哲学教学新体系 ”—— 在改革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2004 年《教育科学》第一期。

四、参与的科研立项主要:

(一)省社科立项有:

1 、 “ 创新教育的哲学思考 ”2002 年 5 月至 2004 年 12 月;

2 、 “ 大连市公民文化研究 ”2000 年 5 月至 2003 年 12 月。

(二)省教育厅立项:

1 、 “ 西方启蒙伦理失败的启示和中国的现代道德建设 ”1998 年 7 月至 1999 年12月;

2 、 “ 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思想的互动 ”1998 年 7 月至 2001 年 7 月。

五、学校教学改革立项:

1 、主持 “ 构建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新体系 ” 教改立项, 2003 年 5 月至 2004年12月;

2 、参与哲学教研室的校级教学改革立项, 2002 年至 2004 年。

3 、参与政治与行政学院的 “ 学导式教学 ” 的校级教学改革立项, 2001年至 2003 年。

六、主讲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哲学原理课”自1997年以来一直学校的重点课程建设课,并于2003年7月被评为学校的优秀课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